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11-19
2025-11-19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片区联动聚合力 多维赋能促振兴

山西“万企兴万村”行动向纵深推进

作者: ■张华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4092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关键节点,山西省工商联精准把握工作节奏,从今年9月初到10月中旬,先后在大同朔州忻州、临汾运城长治晋城、晋中太原吕梁阳泉召开三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片区交流推进会,通过构建“片区联动强协同、政策解读明方向、产业对接补链条、金融赋能破瓶颈、经验共享树标杆、村企共建促长效、消费帮扶畅循环”的多元工作模式,凝聚起全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催生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兴村实践案例,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片区联动:区域案例显特色
    山西省工商联创新采用“分片推进、实地观摩、交叉学习”机制,将全省11市划分为三大片区梯次推进,每场片区会均安排实地考察环节,让参会者直观感受不同区域企业兴村的差异化路径与成效,推动“一片区一特色、多片区共提升”的协同发展格局形成。
    晋北三市依托生态与杂粮资源优势,推动企业深度参与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
    在大同市云州区,山西宜发同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土地1500亩种植优品黄花,开发黄花拌饭酱、黄花脆等130多种产品,带动2000余户农户参与,2024年大同黄花全产业链产值超40亿元;其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的“大同黄花黄酮富集增效”项目,推动黄花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功能产品转型。
    朔州市怀仁金沙滩羔羊肉业集团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联合体,实现种、养、加、销全链布局,带动5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4.5万元;龙首山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立足杂粮优势,通过种植基地建设与精深加工,实现企业盈利与农户增收双赢。
    忻州市河曲县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150个行政村建成6万余亩富硒种植基地和2000多亩红葱种苗基地,“莲宇康”富硒小米入选“圳品”,带动1.2万户农户户均年增收9600元;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旭美系列”马铃薯加工专用品种,在五寨县建立示范基地,带动5个乡镇43个村发展加工型马铃薯产业,2024年按合同价收购超5000万斤马铃薯,为农民增收超500万元。
    晋南四市立足农业大市底蕴,引导企业在产业融合、文旅开发、民生改善等领域创新实践。
    临汾市安泽县,山西安泽玉华煤业有限公司投资5300余万元打造田家庄康养度假项目,租赁村民闲置房屋带动29户每年增收7.5万元,提供47个务工岗位年发工资140余万元;山西超正果业公司联合合作社与果农,实现吉县苹果“四统一”运营,带动3000亩果园升级,区域总产值突破1亿元,果农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运城市临猗县御品一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电商+合作社+基地”模式,2024年销售3.1亿元,辐射带动7省万余户农户户均增收1.55万元;华康药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3万亩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1万余户药农参与,年产量达6000余吨。
    长治市沁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聚焦冷凉蔬菜产业,采用“公司+联合社+农户”模式,带动9个乡镇3000余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
    晋城市陵川信达生活广场有限公司投资13.7亿元建设七彩太行云上滑雪等项目,流转土地246亩,间接带动周边600余人就业;羊明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8个自然村签约帮扶,解决100余名贫困户就业,带动200余户通过务工、租赁实现增收。
    晋中四市结合产业转型与文化资源,推动企业在产业链升级、文旅融合等领域发力。
    晋中市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横坡村合作建立农林生态产业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土地入股,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1.6万元;平遥国青禽业构建“种鸡-孵化-屠宰-熟食加工”全产业链,带动55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
    太原市阳曲县,山西喜跃发道路建设养护集团跨界投入4.65亿元,打造棘针沟村生态田园综合体,2024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45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4万元。
    吕梁市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建设粽子产业园,阳泉市山西益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6600亩土地发展“富硒中药茶+文旅”业态,共解决3800余人就业。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以多元化产业形态植根乡村,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政策+产业:精准锚定发展方向
    每场片区会均设置“政策解读+产业对接”专场环节,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围绕《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倍增若干措施》等政策,详细解读特优农业提质升级、乡村产业扶持等重点内容,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清晰政策指引;同时,省工商联及市县相关部门精准推介县域产业项目,推动企业优势与乡村需求高效匹配。
    山西锦绣大象农牧集团紧跟智慧农业政策导向,在大同云州区、晋城沁水等地建立智慧养殖示范基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养殖环境实时监控;其投资10亿元在云州区建设的年屠宰1亿只肉鸡项目,采用“政府建厂房、企业租运营、到期再回购”模式,预计新增6200个就业岗位,辐射3.2万户种植户和1500户运输户。
    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历经20余年投资30亿元,将云丘山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以“企业有利润、村民有利益、村委有效益”定位,带动16个自然村搬迁,安排269名脱贫户直接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提升至1.5万余元。
    晋城河南商会推行“公司+专合组织+致富能人+农户”四方联盟机制,投资400余万元在阳城县种植双孢菇,带动入股群众户均每年保底增收1.5万元;另投资300万元发展桑椹、大棚蔬菜、中药材产业,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金融赋能:破解资金瓶颈
    金融支持是“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保障。三场片区会均邀请山西省农发行、农行、中行、邮储银行等省级金融、保险机构开展专题推介,省工商联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兴村贷”“农企贷”等定制化产品,打通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资金通道。
    晋城市工商联与相关金融机构签约,发布定制化“工商贷”,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长治市工商联启动民营企业“金融超市”工作站,组织22场银企对接会,为2111家民企解决贷款超26.5亿元。山西宜发同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农发行3000万元贷款,扩大黄花深加工生产线,预计新增就业150人;2024年大同市仅涉农贷款就发放12.3亿元,惠及28家龙头企业;晋中市截至今年10月,为1081户参与乡村振兴的民企授信139.3亿元,为26073户农户贷款47.5亿元。运城市工商联搭建金融惠企平台,协调203家企业贷款23亿元,授信24.67亿元,为企业参与行动提供资金保障。
经验+共建:构建长效机制
    片区会搭建起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60余家工商联、企业、商会代表通过“案例分享+现场观摩”形式,交流帮扶模式与成效,形成“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良好氛围;同时,各地积极探索村企共建长效机制,推动企业与乡村从“短期帮扶”向“长期共生”转变。
    阳泉市电子商务商会创新“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帮郊山村苹果设计礼盒并开设直播间,让苹果售价从每斤2元提升至5元,2024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乐村淘网络科技公司在中阳县搭建木耳5G智慧系统,通过大数据指导农户调整种植计划。山阴县农特产品企业商会整合126家会员企业,推出“十二风味”农产品组合礼盒,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累计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合作建立有机旱作农业试验区,推动富硒谷子产业发展。河津市宏达钢铁集团捐资1亿多元帮助小张村建设“一街三中心”民俗文化小镇,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万元、群众收入350万元;阳光集团投资30万元在张家堡村建设吨包加工厂,年加工吨包袋3万余条。临猗县仁核山谷公司在薛公村打造5000余亩生态养殖基地,注册薛公大闸蟹品牌,带动550余户创收,村集体每年增收50余万元。
    在村企共建机制探索中,平遥煤化通过“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实现利益共享,壶化集团以“谈心谈话、民主议事”凝聚村民共识,喜跃发集团以“农业+科普+文旅”融合实现共赢,云州区构建“政府背书、企业践信、村民守诺”三维信任体系,让72家民营企业安心扎根乡村,形成“村企同心、互利共生”的良好格局。
    消费帮扶:畅通产销循环
    各地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与渠道优势,通过“线上推广+线下展销”“定向采购+公益助销”等方式,打通农产品产销链路,解决“卖难”问题,让农民在产业链增值中获得更多收益。
    晋中市工商联组织“新春行动”“金秋行动”,企业累计直接采购农产品2959万元,销售5819万元;山西美锦能源等10家民企在片区会上与10个结对村签订5000万元采购协议。运城市临猗电子商务(协)会带动6万多电商从业人员创业就业,帮助销售各类水果20多亿斤;河津市太原市河津商会举办名优特产品推介会,现场签订合同金额达1000余万元,还组织产品参加北京“乡村振兴、晋品进农行”活动。临汾市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定向采购、直播带货等方式,2024年直接采购农副产品700余万元,帮助销售2000余万元;安泽县新媒体协会、森海人家松针枕等企业利用抖音、微信等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价值100余万元。长治市民营企业通过“新春”“金秋”消费帮扶行动,累计直接采购农副产品3.89亿元,帮助销售1.04亿元。
    三场片区会的成功召开,是山西省工商联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全省1989家民营企业实施项目2878个,结对帮扶3332个村,累计投入资金444.23亿元。下一步,山西省工商联将持续深化片区联动机制,引导更多民营企业深耕乡村产业,为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图)“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片区交流推进会中,举行百强民企代表与结对帮扶村合作对接仪式。山西省工商联供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