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1-1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加强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培育引领 |
|
| 作者:
■王佳朱丽丽周梅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98 |
|
|
|
|
|
|
|
|
|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正在经历代际更替,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正逐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对国家政策关注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我国科技创新等重要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加强培育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强化政治和思想引领、优化发展环境,有助于稳定企业家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引导企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加强政治引领,筑牢爱国根基 扩充参政议政渠道。当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参政意愿有所增强,更加关心宏观经济发展热点和趋势。要重视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提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平台,通过培训、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提升他们的参政能力。 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发挥商(协)会作用,充分收集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建立常态化政企交流对话机制。可定期举办“政企恳谈会”“政策解读会”等活动,邀请党政领导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传递政策信息,做到答疑解惑。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创建线上交流平台,及时通过官方认证的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在良性互动中增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助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顺利接班。 随着老一代民营企业家逐渐退居二线,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接过企业发展的接力棒,成为企业接班人。在此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引导与支持,助力民营企业实现平稳过渡,引导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合规性经营,真正发挥和传承企业家精神。 强化思想引导,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展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组织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如此巨大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企业家信心。 构建思想沟通机制。相关部门应与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建立定期思想沟通交流机制,掌握企业家所思所想所盼,有效满足企业家合理诉求。可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动态更新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家基本情况、诉求反馈等信息及时收集,为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对于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对其创业历程和先进事迹、公益事业进行重点宣传,及时发现、培养、宣传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意识强、贡献突出的优秀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进一步激发全体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 优化发展环境,提振企业家信心 优化融资环境。常态化推进“政银企”对接活动,探索政府增信担保机制。鼓励当地金融机构出台支持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优惠政策,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索建立融资顾问制度,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配备专属金融顾问,提供“一企一策”融资方案。 优化市场环境。建立审批沟通协商机制,有效促进数据共享,提升服务效率。加大督导力度,对“不干事、怕干事”和互相推诿的部门问责,倒逼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的提升。鼓励建立精准化服务机制,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反映“直通车制度”、企业项目审批“代办制”和民营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困难、反馈问题,破除“玻璃门”“卷帘门”和“旋转门”等问题。 优化产学研用环境。构建“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等智库平台优势,建立与新生代民营企业代表人士的长效联系制度,建立“发现问题-分析研究-决策参考-解决问题”的全链条服务机制。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智库平台定期开展高端智库论坛,及时从理论上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最新政策文件,帮助民营企业家交流互鉴、共谋发展。 加强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引领,要坚持“两个健康”发展理念,通过政治引领、思想引导、环境优化等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提振他们的发展信心,确保新老民营企业家顺利交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只有培养造就一支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优秀年轻企业家队伍,才能更好地发挥民营经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王佳系中共新余市委党校教研二室主任、副教授;朱丽丽系中共新余市委党校市情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讲师;周梅兰系新余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