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11-19
2025-11-1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创建统战场馆,赋能市域经济

作者: ■榆同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57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统战项目带动统战工作”特色品牌为重点,聚焦打赢“八场硬仗”、办好“20件大事”,引导民营企业借鉴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打造统战场馆,把零星分散的统战人物、事件实物、历史资料进行固化复原和艺术加工,赋能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场馆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65%,游客总花费达到24.21亿元,同比增长12.44%。
    坚持高起点规划,让统战项目“立起来”。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统战资源为基础,以突出红色统战资源为核心,以发挥龙头企业和商协会作用为关键,从三个方面让统战项目规划“立起来”。其一,沉下身“大调研”。坚持“一线工作法”,通过开展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进院校、进乡村、进景区活动,发掘一批榆林统战类不可移动文物,统计现存红色统战革命旧址、遗址370多处,3A级以上景区41个,以及其他非遗项目。其二,静下心“定思路”。坚持以研究利用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实践经验为圆心,“固”化统战工作抓手、“活”化历史文物,点上突破、面上开花。其三,坐下来“立目标”。立足“强基础、补短板、抓特色、塑品牌”要求,坚持“一年办试点、二年大发展、三年全覆盖”,支持民企商会和县市区打造以“场”“馆”“站”“家”等统战项目35个,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中45%来自民企商会、新阶层人士投资建设,成为民营企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和联谊交流、议政建言的载体。民营企业家余亚云自建陕西观止文化艺术博物馆,为了不让历史文化瑰宝散落民间,跋山涉水、珠海拾遗,陈列藏品6万件(册),把象征陕北文化的窑洞原样“搬”来,让游客原汁原味欣赏黄土高原特色文化。
    坚持高标准建设,让统战高地“实起来”。围绕打造统战场馆、赋能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成一批有地方特色、有影响力、有辨识度的示范项目,形成以市县统战系统为主体、以民企商会为补充的网络体系。其一,以点带面。依托“同心楼”现有设施和条件,以“五有”为考核标准,建成展示红色革命历史、宣传统战成果的“榆林统一战线展室”;构建服务对象库、资源库、信息库、综合服务平台、智慧统战应用中心,建成“智慧统战”应用中心;培育共享开放平台和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成果展示阵地,建成“党外人士之家”。全市统战类场馆建设从示范引领到“一县一项目”,成为榆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二,众人拾柴。采取“政府主建、民资独建、政企联建、校地共建、社会捐建、承包改建、公助民建”方式,鼓励民企商会参与统战场馆建设,让宝贵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创新转化。值得一提的是,榆林籍爱国港商胡星元捐资1000多万元建起星元图书楼、星元小学、星元医院,临终前又将上亿元资产捐赠家乡发展慈善事业。榆林市政府建成胡星元纪念馆展示先生艰苦创业、泽被桑梓的光辉历程。其三,扎堆集群。榆阳区以陕北民歌博物馆为龙头,以张季鸾纪念馆、胡星元纪念馆等为重点,以“六馆一中心”场馆集群为主线,为榆阳区场馆建设贡献力量。陕西朔方集团投资建设陕北古风园、朔方博物馆,打破以时间为序展陈传统,采用“大历史+小专题”叙事方式,建成榆林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人员6.5万人次。
    坚持高品位展陈,让历史文物“活起来”。鼓励和支持民企商会从三方面让统战资源固态展示、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其一,征集资料求“广”。作为榆林总商会成员单位——榆林文化旅游协会、博物馆协会,坚持每年发布文物征集倡议,丰富馆藏内容,讲好统战故事。民营企业家赵占明,将毕生收藏的18888件算具算盘无偿捐献,支持榆阳建成算盘博物馆。米脂县在东山梁产业园区建成“统一战线主题文化公园”,让群众在休闲健身的同时感受统战文化的魅力。其二,改陈布展求“精”。通过AI赋能改进场馆展陈模式,编织统战历史文化长卷,为游客带来可看可感可互动的统战文化体验。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陕北民歌博物馆通过精心设计、精致打造、精彩展示,建成全国一流音乐类博物馆。今年双节期间接待游客3万人次以上,成为感受陕北文化、体验非遗魅力重要打卡地。其三,故事解说求“新”。把解说员素质提升与工商联干部队伍建设贯通起来,设置“民企大讲堂”,开办“送课到基层”,提高解说队伍素质。市文化旅游协会请来专家,现场教授接待礼仪与技巧、课前形体及发声训练。民营企业家高秋燕创办榆林长城主题展馆,推出“九个一”长城主题教育,并联合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研学250场次,培训“红领巾解说员”45人,接待国内外游客12万人,被授予省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高质量传承,让特色品牌“树起来”。实施“三五工程”,培育和打造具有榆林民营特色的工作品牌,让“统战项目带动统战工作”走深走实。其一,讲好“五堂课程”。推进统战场馆和学校对接联合,讲好以缅怀革命先烈为主的“红色课堂”,以“两个健康”为主的“车间课堂”,以乡村振兴为主的“田间课堂”,以思政教育为主的“校园课堂”,以馆藏文物流动为主的“移动课堂”。民营企业家王爱国把旅游线路的破旧石窑改建成以陕北四合院、“转战陕北”红色小院、东方红展馆等为主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成为红色教育“第二课堂”。出生靖边县古钱币收藏世家的民营企业家任杰,历时7年建成大夏钱币博物馆,全面展示夏晚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历代不同材质的古钱币数十万枚,让大众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了解古钱币的历史起源。其二,实施“五名工程”。挖掘、总结和传承优秀统战文化,实施编纂名书、拍摄名剧、高唱名歌、阅读名著、研发名品“五名工程”,从统战历史文化宣传中汲取智慧力量。编纂出版《榆林民营经济40年》,以宏观简介入手、中观总结提炼深入、微观树人论事为写作逻辑,全面展示榆林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举办以“新时代、新征程、新辉煌”为主题的“为企业家歌唱”活动,全面展示榆林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风采、活力。其三,深化“五百行动”。开展以挖掘统战历史资源为主的“百首故事”、以传播统战文化为主的“百家讲坛”、以总结感人事迹为主的“百名典型”、以统文旅融合为主的“百个景点”、以培养专兼职为主的“百人解说”“五百行动”,推进“统战项目带动统战工作”走深走实。市工商联创办企业家实训基地——辛庄课堂,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以杭州“六小龙”为主的人工智能故事,引领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坚持高规格推进,让组织保障“强起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大统战工作格局。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调配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明确目标路径,构建上下贯通、左右结合支持统战场馆建设的组织体系,把民企商会分散的力量聚集到统战场馆建设目标和行动上。市财政划拨专项经费,按照“以县为主,市上补助”原则,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综合考核给予每个项目20万元-65万元专项补助。各县市区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统战部挤一点、民企商会拿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创建政策奖一点的办法,以统战项目引领统战工作,为加快统战场馆建设贡献民营企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市委统战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