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1-12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爱尔眼科医院:让光明更公平 |
|
| 作者:
■《中国工商》杂志记者曹原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77 |
|
|
|
|
|
|
|
|
|
当“健康中国”“共同富裕”成为国家战略关键词,眼健康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地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中国最大的专业眼科连锁机构之一,爱尔眼科始终认为:光明不仅是医疗成果的回报,更是每个生命应享的权利。 在这条道路上,爱尔从商业起步,却从未放松对社会责任的坚守;它以创新模式铺设公益之路,在全国布局的背后,更有着一批批温暖落地的故事。 从长沙出发:以责任为初心的光明征途 2003年,陈邦在长沙创立第一家爱尔眼科医院。当时的中国医疗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民营专科医疗机构刚刚萌芽。陈邦敏锐地意识到,国家的医疗体系需要一股新的力量——既具备现代企业的效率,又拥有医者仁心的温度。于是他提出一个颇具时代意义的目标:“让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贵,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从长沙出发,爱尔用20年时间,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专业眼科连锁网络。如今,它已拥有超过1000家分院,遍布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延伸至欧洲、东南亚与非洲。 但爱尔的发展,从未被“规模”所定义。陈邦常说:“我们不是单纯在开医院,而是在建立一个社会信任体系。”正因如此,爱尔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一条底线——不让公益成为企业的装饰品,而要让公益成为商业逻辑的一部分。集团自创立之初便实行“交叉补贴”机制:用高端医疗服务的利润,反哺基层与低收入患者的手术费用;用连锁化的管理体系,反哺偏远地区的医疗能力建设。 截至目前,爱尔眼科累计捐赠公益资金超过20亿元,资助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等公益手术逾百万例,直接惠及人群超过2亿人次。它连续六届荣获“中华慈善奖”,并被民政部誉为“民营医疗领域社会责任的典范”。更重要的是,爱尔眼科通过制度化公益管理,使“做公益”不再是偶发事件,而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 在楚雄绽放:公益样本中的温度与信任 云南楚雄,一个地处滇中腹地、地势崎岖的山区州府,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也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2019年,爱尔眼科集团在楚雄设立分院,成为当地首家现代化眼科专科医院。那一年,团队刚入驻时,面对的是真实的困难——山路蜿蜒、交通不便、医疗条件简陋、群众健康意识薄弱。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爱尔找到了公益的意义: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从成立伊始,楚雄爱尔眼科就把“公益”写进了医院的基因。医院通过申请公益基金,与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华商基金会联合发起光明工程、启明行动、侨爱心光明行、“你守护国家、我守护光明”关爱优抚对象眼健康等公益项目,为老年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筛查和手术补贴。短短几年间,已有4000多位老人重获光明,累计救助金额超过300万元。许多老人原以为“眼花是命”,却在手术后第一次看清孙子的笑脸、蓝天的云层——那种震撼的喜悦,是任何奖项都无法取代的。 生活在楚雄山村的孩子们,由于家长外出务工、医疗教育匮乏,不少留守儿童的近视问题得不到及时矫正。2020年起,楚雄爱尔眼科启动“乡村少年亮眼计划”,联合红十字会和教育部门,深入5县21所学校,免费为孩子进行视力检测、建立眼健康档案,并为1200名学生免费配镜。医护人员常常拖着设备翻山越岭,一天要赶四五所学校。孩子们排着队验光,第一次看到自己戴上眼镜后能看清黑板的瞬间,会发出惊喜的笑声——那一刻,“光明”不再抽象,而是变成了看得见的幸福。 这种幸福,也延伸到了偏远乡镇。楚雄爱尔与武定县残疾人联合会合作,连续3年开展“给孩子一副合格的眼镜,还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项目,为900多名乡村学生免费验光配镜。 但楚雄爱尔眼科的公益,并不止步于“救助”。它在持续探索如何让这份善意制度化、常态化。医院依托集团数字平台,为每位受助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使用人工智能客服系统进行定期回访,形成“筛查—救助—康复—复查”的全周期闭环。同时,医院为乡镇卫生院提供视力检测设备和基础培训,帮助基层医生掌握早期筛查技能,推动形成“县乡村三级眼健康防控网络”。这种模式在云南被称为“楚雄样本”,如今已被多个地市借鉴推广。 科技与仁心:让光明成为可持续的力量 在爱尔眼科看来,真正的公益并不是单次援助,而是让救助具备可持续性。实现这一点,靠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体系、人才与科技。 爱尔眼科目前拥有近5万名员工,其中约7000名为专业眼科医生,占中国眼科医生总数的15%以上。集团构建了“医教研一体化”体系,通过内部培训、跨院轮岗、海外进修等方式,让专业力量持续流动与成长。每年,集团会组织数百场基层培训班,让年轻医生深入县域医院进行教学带教,形成“带不走的人才”。陈邦曾说:“真正的公益不是输血,而是造血。要让每一个地方都能自我生长。” 在科技层面,爱尔是国内最早将人工智能引入眼科公益筛查的机构之一。集团自主研发的AI视觉筛查系统能够在基层医院实现快速识别和风险预警,大大提升效率与准确率。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基层医生可与省会及总部专家实现实时沟通;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所有患者档案可实现动态更新。这样一来,一个生活在云南山村的老人,也能享受到与长沙、上海患者同等级别的诊疗支持。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爱尔的公益体系也在不断扩张。从楚雄到湘西,从宁夏到新疆,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一个覆盖城乡、贯通线上线下的光明网络正逐步形成。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让更多人“看见”,更在于让公益成为社会结构中的常态力量。 未来10年,爱尔计划进一步完善“州县乡三级服务体系”,实现“百城千院、万村联动”的新格局。那意味着,在更多偏远地区,老年人不再需要长途奔波去做白内障手术;在更多乡村学校,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用眼知识;在更多普通家庭,眼健康将成为一种被看见、被重视的幸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