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11-12
2025-11-12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经开区工商联:

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作者: ■本报记者成钰通讯员龚志远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75

    经开区工商联积极探索校地企合作新模式,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答卷”的协同创新格局,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创新动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南昌市工商联与经开区工商联共同搭建校地企创新联合体,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资源。与经开区机关党委共同举办“同心共话”校地企联动系列专场活动,推动新能源船舶、压缩机智能制造等多项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深化校企人才合作。经开区工商联联合区经发局开展“经开之约”政企校交流活动14期,解决企校诉求146件。
    南昌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经开区分中心今年揭牌,标志着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迈入快车道。该中心由经开区联合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众创空间、孵化器共同建设。
    为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市、区两级工商联持续加强跟进服务。组织企业赴山东济宁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调研新能源船舶制造产业项目。在华东交通大学与江西龙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对接活动中,推动校企在新能源船舶研发设计、智能检测等领域深入合作。通过开展“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南昌理工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场活动,精准链接216家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01个、需求人数6299人。
    经开区工商联联合区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两次举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校企精准对接会等活动,达成多项具体科技成果合作。
    今年以来,经开区共有13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占南昌市获奖数三分之一以上。截至目前,全区登记技术合同905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89.57亿元。
    下一步,经开区工商联将联合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搭建全链条服务平台,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