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1-12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鄂尔多斯集团: |
扎根牧区,以羊绒产业赋能拓宽草原共富路 |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洁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176 |
|
|
|
|
|
|
|
|
|
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的绒毛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承载着牧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鄂尔多斯集团的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二十余年来扎根牧区、心系牧民,以产业赋能为抓手,将光彩事业“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核心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在生态保护、牧民增收、公益帮扶的实践中,生动诠释了光彩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扎根牧区兴产业,铺就牧民增收致富路。光彩事业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根本宗旨,以民营经济人士为参与主体。鄂尔多斯始终将牧民利益放在首位,破解传统养殖“散、乱、弱”的困境,构建起紧密联结的联农带农机制。项目启动之初,便投资开展绒山羊圈养工程,既保障草原生态,又让2万多户核心牧户实现产业化经营;随后推行“双维度优质优价”,对阿拉善、宁夏等细绒产区原料加价4万-6万元/吨,同时直接向牧民发放二次补贴,累计补贴金额达1000万元,带动1万户牧民年均增收4600元。 创新“订单牧场+合作社”模式,与牧民签订长期保价收购协议,将分散的养殖散户纳入标准化产业体系,让牧民不再为销路和价格发愁,形成“养得好、卖得优、收入高”的良性循环。乌兰乌素“共富社区”项目精准发力,投入530万元改造40户示范牧户,建设标准化养殖棚舍、配备自动投喂机等智能设备,不仅让养殖效率提升30%,更让牧民年均增收3.5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已直接带动20万牧户参与原料供应,全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其中农牧民占比达65%,鄂托克旗等主产区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较项目启动前增长45%,用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践行着“共同富裕”的光彩承诺。 科技赋能惠民生,让发展成果普惠牧区。光彩事业倡导“富而思进”,更强调以创新之力带动群体进步。鄂尔多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服务牧民、改善牧区的普惠力量。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构建起完整的科研体系,但所有科研方向都紧扣牧区需求——建立阿尔巴斯山羊核心种群基因库,收录优质种羊基因数据超10万条,只为培育更优质的绒山羊品种;研发的科学养殖技术、营养调控方案,通过免费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牧民。 在源牧场搭建的产学研协同实验室,不仅开展资源保护、疾病防治等研究,更将成果快速转化为牧区实用技术:耳标追踪、AI饲喂系统帮助牧民精准把控养殖细节,无人机放牧、智能监测设备减轻劳动强度,草场承载力评估系统实现草畜平衡,让牧草利用率提升25%。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成立院士研究院,开展超细绒山羊胚胎移植等前沿研究,最终目的也是让牧民养殖的羊只产绒量更高、品质更好、收益更丰。科技创新不再是企业的“专属优势”,而是成为赋能牧民、振兴牧区的公共资源,彰显了“义利兼顾”的光彩担当。 生态优先守初心,筑牢牧区可持续发展根基。光彩事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责任担当。鄂尔多斯始终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让牧区在增收致富的同时守住绿水青山。项目从一开始就摒弃粗放养殖模式,通过圈养工程、草畜平衡管理等措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在生产环节推行全生命周期绿色标准,优化分梳工艺、采用植物染料,让单件羊绒产品碳足迹下降2.16公斤,水耗降低35%,废水回用率达70%,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用实际行动减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投入资金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修复草原生态,让牧民在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中长久受益。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落地,不仅满足牧场60%的用电需求,更为牧区清洁能源推广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这种将生态责任融入产业发展的做法,正是光彩精神中“责任担当”的生动体现,让发展既顾及当下,更惠及长远。 多元帮扶显温情,延伸光彩事业服务边界。除了产业带动,鄂尔多斯将光彩精神延伸到公益帮扶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回馈社会。设立“温暖基金”,累计向困难职工资助3000万元,为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体送去关怀;发起“王林祥奖学金”等教育帮扶项目,助力牧区学子成长成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疫情期间,捐赠8200万元物资支援抗疫;山西、甘肃灾区遭遇困难时,紧急驰援4000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在牧区,通过“共富社区”建设,实现示范户基础设施、养殖设备、养殖标准等“六统一”,让先进资源和优质服务向牧民倾斜;持续扩大“优质优价”补贴范围,建设优质种公羊基地和收储中心,计划5年内让参与项目的每户牧民获得25万-35万元收益,让帮扶既有广度更有深度。从产业赋能到公益救助,从教育支持到应急驰援,鄂尔多斯的实践让光彩精神覆盖到民生保障的方方面面,让温暖渗透到牧区的每个角落。 二十余载耕耘,鄂尔多斯羊绒产业的实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产业发展范畴,成为光彩事业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生动样本。它用产业带动诠释了“共同富裕”的内涵,用科技普惠彰显了“义利兼顾”的担当,用生态保护践行了“以义为先”的理念,用企业健康发展弘扬了“自强不息”的意志,用多元帮扶传递了“止于至善”的温情。未来,随着“优质优价”补贴范围的扩大、共富社区的持续建设、清洁能源的进一步推广,鄂尔多斯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光彩精神,让草原上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