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0-31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畅通渠道促沟通 固本强基增活力 特色品牌助发展 |
泰安市工商联以特色创新聚力赋能“两个健康” |
|
|
|
|
|
|
|
|
|
编者按: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围绕泰安市中心工作大局,践行“坚持一个工作主题、发挥两个作用、建设三支人员队伍、落实三项重点任务、打造五大服务品牌”的“12335”工作思路,团结引领全市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在思想引领、服务发展、责任担当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民营经济动能。 泰安市工商联在工作中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着力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泰安市工商联力促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责任担当,通过专家辅导、示范培训、实地观摩等方式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畅通渠道促沟通 泰安市工商联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向广大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宣传和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帮助企业调整经营战略。 两年来,通过泰安市工商联公众号和网站平台宣传各项政策法规180余次,印发《政策清单服务手册》3000余册,政策宣讲覆盖面稳步扩大。积极收集、反映民营经济人士的诉求、意见和建议。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调研报告、建言专报、社情民意等渠道,将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行业困境以及企业家心声,传递给党和政府决策层。 两年来,泰安市工商联上报人大建议10篇,政协提案16篇,社情民意信息180篇,建言专报6篇,调研报告21篇,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泰安市工商联发挥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作用,在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涉及民营经济政策时,积极提供意见建议,使政策更具可操作性。引导商会加强行业自律,指导商会制定行业规范,维护市场秩序。支持商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参与化解会员企业矛盾纠纷,协调劳动关系。 固本强基增活力 泰安市工商联围绕建设民营经济人士队伍,制定《2025年会员发展计划》,抓好会员发展。出台《泰安市工商联(总商会)会员入会管理办法》,强化会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市工商联(总商会)兼职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工作制度》。在山东科技大学举办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成立泰安市新一代企业家联合会,举办新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切实推动年轻一代企业家人才梯队培养。 围绕建设商会工作人员队伍,泰安市工商联每季度召开直属商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暨商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举办直属商会秘书处职业化专业化培训,强化商会组织建设,把商会秘书处建设和配备专兼职人员作为商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商会秘书处人员专业能力进行测试,并颁发资格证书。依托市企业家创新发展协会,成立泰安民营经济学堂(泰安民营企业家学堂),打造民营企业家成长赋能和政企学研协同创新阵地。 围绕建设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泰安市工商联以机关党建为引领,切实加强机关建设,新修订完善工作制度28项,在机关内部推行“日清、周结、月评”工作机制,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推动青年干部成长成才。 纾困赋能解难题 围绕加强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思想政治建设,泰安市工商联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宣传解读为契机,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刻领会立法宗旨,积极传递党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凝聚共识。 举办商会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以“同心向党”筑牢工作基础。开展商会党建规范化建设专题调研,推动形成“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以共建求发展”的商会党建工作新格局。 围绕引导民营经济组织依法经营,泰安市工商联与司法局、公安局、税务局、仲裁委等部门合作开展普法宣传,举办“仲裁服务进商会”等专题活动,联合市司法局开展“益企复议”“助千企联万会”专项行动,配合市检察院开展“百名检察官联系百家企业”专项活动,召开全市民营企业清廉合规建设动员部署暨教育培训会议,推动深化法治民企和清廉民企建设。 泰安市工商联围绕提高服务民营经济水平,推动建立完善政企沟通机制,与市营转办联合制定《关于建立联动机制提升企业诉求办理质效的若干措施》,在工商联系统实施《民营企业合理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全力打造具有泰安特色的“1356”民营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持续为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赋能,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建立“1+1+N”产业链商会联动机制,服务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55家。 特色品牌助发展 近年来,泰安市工商联以政企交流、为企服务为重点,持续打造泰商政企吧、泰商律企社、泰商银企会、泰商校企桥、泰商亲企站“五大服务品牌”工作亮点,展示新时代工商联新担当新作为。 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泰安市工商联与市税务局举办三期“泰商政企吧·税务合规宣讲”活动,30余家民营企业税务问题得到现场专业解答,200余家民营企业通过宣讲群与税务部门建立直接联系。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为抓手,政企“面对面”交流互动,“点对点”问需解难,组织餐饮业企业家座谈会等政企沟通40余次。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季度运行情况调研问卷填报,累计填报1.5万余份。 当好法律服务“护航员”。泰安市工商联深入开展“法企面对面”“送法进企业”“万所联万会”等活动,联合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与市纪委监委等部门对会员企业走访调研,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联合市仲裁办开展“仲裁开放日”活动,提升民营企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持续推进商会调解工作开展,调解案件成功率达到100%,位居全省首位。泰山区上高街道商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办理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纠纷”案件入选全国工商联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 开通经济服务“快车道”。泰安市工商联联合人行泰安分行开展“银行行长进商会访企业”活动,促成4家商会、8家企业与12家银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累计向企业授信10.1亿元。与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泰安银行等沟通合作,联合威海银行泰安分行、岱岳农商银行开展金融服务进商会活动。 铺好青年就业“成才路”。泰安市工商联联合市人社局开展“金秋招聘月”活动,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新东岳集团、泰山电建集团等5家单位与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泰山科技学院建立人才培养、专业调整等联动机制。组织民营企业举办10余场招聘会,提供制造业、服务业等800余个就业岗位。参加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专场招聘会,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推进企业人才实训基地与高校合作,三英公司、山东路德新材料公司与泰山学院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搭起桥梁。 按下内引外联“加速键”。泰安市工商联先后赴成都、北京、重庆、浙江、甘肃、南京、合肥、武汉等地开展商务考察招商推介,走访异地山东(泰安)商会及企业,新设立泰安市“双招双引”工作站5个,总数达35个。制定《泰安市工商联助力全市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台账,收集招商项目信息50条。对接中非民间商会、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山东省客属联谊会来泰安开展经贸交流,金瑞特门窗马来西亚分公司等项目取得初步进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