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0-30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国产品牌用技术创造未来 |
|
|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47 |
|
|
|
|
|
|
|
|
|
沧州,或许在很多人眼里难以与“颠覆性技术”或“高端制造”联系在一起。然而,一家名为河北汽盾特种润滑油的企业,悄然掀起了润滑油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 他们用三年的时间,研发出了一款具备“逆损伤修复”能力的修复添加剂——RXF24126,不仅突破了外资巨头的技术封锁,还为国内润滑油市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力量。这一来自国产品牌的技术成就,让大众看到了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完成“国产替代”的无限可能。 走进河北汽盾特种润滑油有限公司,记者接触到的不只是技术创新本身,更是一种为国产品牌赢得尊严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体现在对“逆损伤修复”技术的不懈钻研中,体现在他们一次次攻克行业标准缺失的挑战中,体现在他们面对外资品牌卡脖子局面时的笃定。 润滑油,这个乍看平凡的领域,其实隐藏着难以想象的高标准与技术壁垒。过去的国产润滑油行业长期依赖进口产品,尤其在高端领域,外资品牌的技术垄断让企业不得不用。而河北汽盾特种润滑油有限公司却在这样深重的产业背景中,用小步创新推进技术的巨变,将润滑油的功能从“减少磨损”提升到“逆损伤修复”——这不仅是行业的一场“降维打击”,更是国产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突围。 中汽研合作的验证数据印证了国产润滑油在动力提升、成本节约、环保降耗等方面的领先效果,而突破性成果的背后,是创新路上走出的无数艰难脚步。 为了填补行业标准的空白,团队运用自己的科研逻辑大胆重新定义了一套全新的验证体系,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突破。最终,他们用数据证明了汽盾润滑油对传统高端外资品牌的技术超越。这不仅反映了国产替代技术“从无到有”的蜕变,更为整个行业提高了“士气”,让更多国产企业看到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在一些领域被贴上了“低端”“易损”的刻板标签。然而,汽盾在向行业和市场证明,技术才是打破偏见的最好武器,真正的实力源于技术的积累与创新突破。 看到汽盾这一段技术突围之旅,让记者感慨万千。从一个小团队抵抗国际品牌的技术霸权,到用技术创新影响行业游戏规则,再到开始出口海外市场,他们步履坚定,脚踏实地地完成使命。 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敢于挑战传统,有对技术的敬畏与对未来的雄心。 如汽盾董事长刘建忠所言:“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同路线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只有拥有过硬的技术力,国产品牌才能彻底改变大众对国货的刻板认知,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高更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