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0-3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聚焦光电科技、衣架家居和食品药品三大主导产业链 |
广西荔浦构建特色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 |
|
| 作者:
■李运涛安可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22 |
|
|
|
|
|
|
|
|
|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坚持“工业强市”发展定位,聚焦光电科技、衣架家居和食品药品三大主导产业链,构建起“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全市工业企业突破650家,规模以上企业78家,走出一条特色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光电科技: 从“零”到“链”崛起 2016年以前,荔浦市工业仍以衣架、食品等传统产业为主。面对转型压力,荔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敏锐抓住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多次赴深圳精准招商,成功引进美亚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荔浦承诺代建厂房、协助招工,极大减轻我们的前期压力。”美亚迪董事长谢纪亭坦言,“他们不是把我们当招商项目,而是当作共同创业的伙伴。”凭借精准服务和要素保障优势,荔浦不仅实现光电产业“零的突破”,更以美亚迪为“链主”,吸引坤泰注塑、恒泰高精密线路板等上下游企业集聚,逐步形成涵盖LED封装、贴片、芯片支架及PCB全制程的完整产业链。 如今,荔浦高新技术产业园已进驻30多家光电科技企业,形成年产值近50亿元的生产能力,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线路板生产基地。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园综合建设(三期)项目加速推进,“百亿产业园”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 衣架家居: 从制造到智造升级 “机器人上岗后,产量对比之前增长40%。”广西桂林华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高旭介绍,连日来,该公司引进组建的全球首条木衣架自动组装捆扎连线36台“新员工”,用科技代替人工,让企业生产提高效率。作为“中国衣架之都”,荔浦市拥有衣架企业300余家,年产量达40亿支。 近年来,荔浦市在巩固传统优势基础上,重点引入智炜新材料高端涂料、零壹智造家居等项目,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跃迁。 “这里完善的产业生态令人惊叹。”东尚木业董事长黄开发深有感触,“任何配件,只要一个电话,半小时便可直达车间,无需自建配套体系。”高度集中的油漆、电镀、包装、物流等配套资源,使荔浦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理想选择。香港欧姆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莫鹏更将荔浦视为进军内需市场的跳板,“我们强于国际设计,荔浦强于制造,优势互补可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目前,荔浦市衣架家居产业加快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衣架家居特色产业园即将投入使用,正在开展前期招商谋划工作,向百亿元集群目标迈进。 食品药品: 向百亿食药产业集群迈进 “在荔浦,建厂远比单纯采购有价值。”上海隆赢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寒星表示,“企业通过政府引导与种植户共建基地,实现从田间到车间无缝对接,不仅原料有保障,更开发出芋泥奶茶等高附加值产品。” 随着隆赢食品、保联食品、时尝鲜等新兴食品企业入驻,京东云仓等物流项目洽谈推进,荔浦市集种植、加工、电商、冷链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日渐成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芋香经济”也蓬勃兴起。 从1981年罐头食品厂起步,荔浦市历经40余年,已从“南方食品名城”向“百亿元食药产业集群”加速跨越。如今,荔浦食品产业形成冲调食品、蜂蜜制品等六大系列2000余个品种,年产值超35亿元,拥有17个广西著名商标及“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等称号。 医药产业也同步崛起。老牌葛仙翁药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活力,“喉康散”等产品远销欧美。英路维特、林洋药业等亿元级项目落地投产,研发出白头翁皂苷B4等一类新药,生物医药企业达10余家,31个国药字号产品覆盖铁皮石斛、罗汉果等100多个品种。 围绕三大百亿元新兴产业链,荔浦市主动到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民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打造高端技术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荔浦市累计引进新兴项目30多个,总投资60多亿元,培育“双百双新”项目9个(累计培育入库数)。成功培育瞪羚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自治区级智能工厂14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