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0-23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雨花区工商联: |
下沉式服务,探索商事调解新实践 |
|
|
|
|
|
|
|
|
|
“2024年,商事调解中心受理纠纷756起,调解成功401起,调结金额4.3亿余元,调解成功率53%。”长沙市雨花区工商联(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格外亮眼。今年初,在全国工商联“商会调解基层落实年”通报中,这家深耕民营经济纠纷化解的机构被列入其中,成为湖南商事调解的典型。 这份荣誉背后,是雨花区“商事调解+司法”的制度创新。2019年,区工商联与法院携手共建商事调解中心,在湖南省率先打造“1(中心)+5(工作站)”的服务网络,将调解触角延伸至基层商圈与一线。去年,雨花区洞井街道工作站通过常态化走访,提前介入一起委托经营合同纠纷,避免矛盾激化,体现这种“下沉式服务”的实效。 专业力量是调解质效的重要保障。商事调解中心组建“3(专职)+30(兼职)”的调解员队伍,吸纳律师、行业专家等专业人才。 上海建纬长沙律所派驻的专职律师张余、王梅婷获评市级优秀调解员。62岁的“金牌调解员”汤敏芝则用180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证明“群众要的不是‘和事佬’,而是‘明白人’”。今年4月,她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促成某餐饮企业与13名员工达成40余万元薪资协议。 “线上+线下”双轨机制让纠纷调解更高效。商事调解中心线下推行“收集-受理-分析-调解-反馈”五步闭环,线上依托两大平台,实现远程调解全流程数字化。2024年,线上调解率达41%,平台利用率超90%。更创新的是商事调解中心采用“商事调解+法院速裁”衔接模式,调解协议可快速获得司法确认,未成功案件即时立案,平均结案周期仅5个工作日。 这一速度契合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雨花区坐拥近10万户民营企业,商事调解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化解纠纷2426起,涉案金额11.6亿元。如今,该中心法律顾问入选全国商会调解专家库,实践案例被列为全国典型,“雨花路径”正成为可复制的调解样本。 “这面锦旗,是企业对法治温度的感知。”看着墙上的致谢锦旗,商事调解中心负责人感慨道。 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雨花区商事调解中心正以服务的温度与专业性,续写出更多“矛盾化解在基层”的生动故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