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0-23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芙蓉区工商联: |
搭台赋能,助力外向型经济跑出“加速度” |
|
| 作者:
■周雅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64 |
|
|
|
|
|
|
|
|
|
中国企业出海步伐正在加快。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长沙市芙蓉区工商联通过搭平台、建生态、优服务,打出服务“组合拳”,助力区域外向型经济不仅“走出去”,而且“走得稳”“走得远”。 前不久,一场主题为“新力量·侨纽带·商未来”的出海生态圈共建活动在芙蓉区举办。区委统战部与区工商联联手,组织110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侨联代表和企业家齐聚一堂,由4位深耕海外市场的“实战派”嘉宾现场支招,从政策红利到理性出海策略,从跨文化融合到风险防范,为企业出海提供多方面建议意见。现场还同步链接“企服通”服务端口——企业扫码即可一键提交出海中遇到的资质办理、政策咨询等需求,平台接单后快速匹配部门资源,让“一站式服务”不止于线下,更延伸到线上“随时办”。 借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优势,芙蓉区工商联创新打造“展会搭桥+政企对接+生态赋能”三维服务体系。在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50多位商会企业家组团探馆交流,精准对接非洲商机。同时,中部首个南非商品零售品牌“酋长码头”湖南首店落户长沙五一商圈,以“线下流量反哺线上交易、线上数据优化线下选品”的双向运营模式,让非洲好物走进长沙人的生活。 更亮眼的是芙蓉区的创新操作。在对非贸易中首创“海外仓+离岸账户+人民币结算”模式,直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截至目前,当地对非洲经贸合作重点项目达17个,总投资近60亿元。34家从事非洲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扎根于此,实现“湘品出海”与“非品入湘”双向奔赴。五年间,芙蓉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9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11万美元,一连串数字折射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出海不是‘一锤子买卖’,得让企业稳扎稳打。”芙蓉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赵小午表示。针对困扰企业的物流、资金难题,区工商联联合区商务局等单位召开多场“解困会”,聚焦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围绕激发外贸活力、破解市场壁垒、防范资金风险等关键瓶颈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切实为企业扫清出海障碍,助力企业在中亚、非洲市场站稳脚跟。 从芙蓉区工商联“搭台聚能”到“企服通”服务平台同步“补位增效”,从线下活动到线上闭环服务,芙蓉区以“双轮驱动”为企业出海全程护航。未来,随着服务不断升级,芙蓉区的外向型经济将在对外开放浪潮中续写更多精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