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5-10-23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呼和浩特市工商联:多举措推进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 |
|
|
|
|
|
|
|
|
|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工商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两个健康”主题,以多项创新举措合力推进党建工作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红色动能”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呼和浩特市工商联被全国工商联评为“2024年度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基层单位”“2024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监测调查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党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信念教育”,市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工作计划、部署各项任务时,都对标主线、突出主线,做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以班子成员带动机关干部,工商联机关带动民营企业和商协会,构建“三位一体”学习体系,通过开展“首府同心·联心谈”“首府同心·惠企政策宣讲”“青城民企大讲堂”“看首府·谋发展”等系列联动联学活动,不断凝聚民营企业家思想共识。 联合内蒙古大学经管学院开展“新生代企业家成长计划”,建立“女企业家数据库”“年轻一代企业家数据库”,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交流,通过定制化培训、资源对接等方式培养民营企业接班力量。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新春慰问活动、光彩助学活动等,推进“爱要让你听见”公益项目。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凯霖耳鼻喉医院累计为10.3万人提供免费耳鼻喉疾病筛查。内蒙古红太阳公益基金会向和林格尔县、土默特左旗437名学生捐赠助学金50万元。动员商协会、民营企业参与洪涝灾后重建工作,蒙牛、伊利等企业捐赠物资近百万元,以实际行动彰显企业家的责任担当与深厚家国情怀。 “党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心惠企”,市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聚焦“党建赋能联心惠企”党建品牌建设,创新构建“党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惠企服务”体系,实现惠企服务的赋能升级与模式创新。通过举办“首府同心企业面对面”“首府同心政银企对接会”“首府同心商会进高校”等系列活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推动产学研合作,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惠企活动30期,惠及企业4000余家,为27家企业发放贷款2.1亿元,提供民营企业就业岗位2.7万余个,为600余家民营企业在智改数转、物流供求等方面找市场。 创建“石榴花开心向党民企同心促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品牌,打通惠企“最后一公里”。建立政企恳谈会、“‘青企帮’民营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商协会走访、微信平台4个诉求征求机制,与民营企业家代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今年以来收集企业诉求211个、解决183个。全力搭建经贸交流合作平台,与上海市奉贤区等9个地区工商联签订友好协议,截至目前,累计与全国60余个地区工商联、商会建立友好关系,精心组织招商推介和互访交流活动。 与市司法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系列宣讲解读活动,积极开展“送法入企”、巡回审判、法律讲座等活动20期,惠及企业3000家。成立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重组重整服务中心及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站。联合新城区人民法院成立知识产权工作站荣获全国工商联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协同实践案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法治建设+文化培育+产业协同”的立体化治理路径》荣获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推进法治民企建设典型做法。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工商联将持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重点围绕“联心向党、联手聚力、联合搭台”三大维度精准发力,以思想引领筑牢政治根基,以资源整合凝聚发展合力,以精准服务构建政企桥梁,全力助推“两个健康”高质量发展。(郝瑞玲 任晓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