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10-22
2025-10-2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叫停低价内卷,为出行注入活力

作者: ■王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69

    近期,陕西西安、江西鹰潭、河南开封等多地相继出台政策,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行为,严禁平台强制司机接单与恶意压价。这一系列监管举措是对行业长期存在的无序竞争乱象的精准纠偏,彰显了维护市场公平、保障从业者权益的鲜明导向,为网约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口价”模式曾被平台视为抢占市场的“利器”。乘客享受价格确定性,平台快速扩大用户规模,表面上形成了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但深入行业便会发现,这种繁荣建立在严重的利益失衡之上,其不可持续性早已显现。
    从司机的角度来看,低价订单实质是“成本转嫁”的载体。“一口价”单子单价低,没有时长费,早晚高峰堵车时接了必亏。“接单增多而收入未增”本质是平台将市场竞争成本转嫁给了弱势的从业者,违背了“劳动价值与报酬匹配”的准则。从乘客的角度来看,低价福利暗藏服务缩水的风险。固定价格机制下,司机为规避亏损往往选择最短路线而非最优路线,遇堵车时易产生焦躁情绪,甚至出现要求乘客取消订单等纠纷。这种因定价扭曲引发的司乘矛盾,正在侵蚀行业信任基础,看似实惠的“一口价”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低价内卷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平台放弃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转而依赖价格战抢占份额,导致行业陷入“低价—低质—更低价”的螺旋。
    多地密集出台监管政策,绝非简单的“一刀切”禁止,而是蕴含着推动行业转型的深层考量,彰显了三层治理逻辑:
    其一,是对市场公平的坚守。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而低于成本的低价营销本质是不正当竞争。鹰潭、清远等地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派单”,西安要求运价调整需征求司机意见并报备公示,这些举措直指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压榨从业者的乱象,通过划定竞争底线,让市场回归“优胜劣汰”的正常轨道。正如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所言,监管支持叫停这类模式,是因为其“不符合市场规律,不可持续”。
    其二,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网约车司机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长期面临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此次监管聚焦“抽佣透明”“计价合理”等核心诉求,推动平台建立与服务匹配的收费机制,本质是将司机从“算法控制”中解放出来。
    其三,是对行业转型的引导。监管的最终目的不是限制发展,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多地政策明确要求平台停止低价营销的同时,也倒逼其重新审视盈利模式。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郑淋议提出,订单量可能下降的压力,将促使平台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通过智能调度优化、定制化服务开发等创新寻找新增长点。这种转型不仅能让平台获得更可持续的盈利空间,更能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网约车行业的转型阵痛在所难免,但这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多地叫停低价内卷的举措,不仅是对当下乱象的纠偏,更是对行业未来的护航。当平台回归服务本质,当司机获得应有尊重,当乘客享受优质体验,网约车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多方共赢,为现代出行体系注入持久活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