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10-16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在“慢赛道”上做有温度的创新 |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颜韵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61 |
|
|
|
|
|
|
“做创新药,不是做生意,是做有意义的事。”在采访中,朱义多次强调这句话。 对他而言,“有意义”的核心,是让肿瘤患者“活够自然寿命”——“原来得了肿瘤,就像判了死缓,我们希望未来得了肿瘤,就像得了慢性病,能终身带病生存,生活质量保持在70%-80%。”这种对患者的初心,是朱义坚守创新的根。 家人因肿瘤离世的经历,让朱义对做创新药有更深的情感联结。 “家里面也有亲人因为肿瘤走掉,对我的刺激很大。”他说,每次看到临床数据中患者的生存期延长,都会想起亲人的遗憾,“如果当时有更好的药,也许结果会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愿意把所有钱投进去,哪怕‘回到解放前’。” 这种共情,让百利天恒的创新始终围绕患者需求展开。比如在研发下一代ADC药物时,会特别关注降低毒性,哪怕投入更多资源和成本,也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朱义身上有两种特质的融合,科学家的严谨和企业家的果敢。 聊技术时,他能准确说出iza-bren分子结构的每一个细节,解释“酸性稳定性接头”如何降低药物毒性。聊战略时,他能清晰规划2029年成为肿瘤领域跨国药企(MNC)的每一步,从临床推进到供应链布局。 在生物医药行业,“跟进快”是常态。快跟进热点靶点、快推进临床进度、快实现商业变现。但百利天恒是个“异类”。 “不追热点,做自己擅长的事”,是百利天恒的创新原则。 “我们在一个点上钻透,而不是做很多个点。比如iza-bren,我们做了10年,才做出全球领先的结果。”这种聚焦,让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如果东张西望,可能什么都做不好。”朱义表示。 日前,为促进创新药发展,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推出十六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举措。 在创新药的长跑中,百利天恒只是“先行者”之一。随着更多民营企业以“敢闯敢创、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技术、模式、业态上持续突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必将从跟跑到并跑,再走向领跑,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中国方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