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10-15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江北区工商联: |
织网、焕新、赋能,力促基层商会质效提升 |
|
作者:
■本报记者海楠通讯员葛子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33 |
|
|
|
|
|
|
当民营经济遇上高质量发展浪潮,基层商(协)会如何扛起桥梁纽带重任?江北区工商联(总商会)给出清晰答案——以9个基层商会、2个行业协会为根基,串联起约200名理事、1000名会员的“民营经济朋友圈”,通过党建引领、梯队焕新、服务赋能三大创新实践,让基层组织“活”起来,让企业发展“强”起来。 “为加速商(协)会发展,区委统战部主要领导统筹,区工商联党组主抓,联动各街道(镇)党工委,印发‘江北区基层商会质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共同推进基层商(协)会建设提质提效。”江北区工商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俞秀文介绍。 党建“织网” 100%覆盖绘就红色发展图谱 “以前商会党建是‘零散点’,现在成了‘一张网’。”这是江北区基层商(协)会负责人的共同感受。区工商联将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商(协)会建设的主要抓手,全力推进“两新”领域党建全覆盖。通过对全区11个所属商(协)会开展全员动员与专项部署,根据各商会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制“建组织、转功能、联社团”三步方案,通过对功能型党支部升级转置为独立党支部、联建其他社团党支部等方式,落实党支部筹建工作。 “如今,100%的党组织覆盖率不仅是一组数据,更成为引领商(协)会规范运行、企业紧跟发展方向的‘红色指南针’。”俞秀文称,区工商联以党建引领商(协)会规范运行,确保基层组织发展始终与区域发展方向同频共振。 梯队焕新 45岁以下骨干撑起担当 为优化基层商(协)会队伍结构,激发组织活力,江北区工商联重点推进梯队建设工作。针对部分商会班子“老龄化、活力弱”困境,区工商联主动对接街道,制定骨干推荐与培养计划。推荐一批45岁以下、有潜力、有担当的青年企业家进入基层商会班子,同时开展执常委调整工作,让商(协)会的队伍里既有“老经验”压阵,又有“新力量”冲锋,形成“老中青”搭配的良性发展生态,极大提升组织凝聚力与执行力。 在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各基层商会举办“商会有风采·企业有力量”观摩示范系列活动。慈城商会举办第一场人力资源专场讲堂。同时,挖掘各层面优秀典型案例,其中区工商联副主席单位甬城农商银行获评2024年度浙江省“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庄桥商会会长单位宁水集团获评省级清廉民营企业典型案例,前洋商会入选省级基层商会优秀实践案例。 创新赋能 搭建民营经济发展桥梁 “AI公开课送到家门口,网格服务找上门,这样的商会太贴心。”在服务民营经济方面,江北区工商联玩出新花样。先是搭起学习平台,邀请浙大教授王宏伟开讲“AI驱动新增长”公开课,200余家企业现场“充电”,并组织专家走访指导企业部署大模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江北区工商联探索“可感知、高灵敏、零距离”亲清直通单元网格,指导各基层商会按照地域划分“亲清直通”网格,选设线上信息员,同步更新市、区最新政策及相关市场资源信息。创新构建“观察员+网格长+企业经理服务人”联络体系,多维度对接企业需求,切实打通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民营经济人士特色学习微阵地,以“线上交流、一起喝杯茶、车间参观”等形式开展恳谈,至今已成功举办22期线下交流分享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