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10-15
2025-10-15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镇海区工商联:

发挥商会“经济前哨”作用,打造“两创融合”新高地

作者: ■本报记者海楠通讯员嵇晶邱弋鹤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61

    “近年来,镇海区作为浙江省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示范区,充分发挥商会‘经济前哨’作用,精准赋能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科技与产业融合堵点,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创融合’,为区域民营经济动能转换注入强劲动力。”镇海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挥“招引前哨”作用
汇聚“两创融合”要素
    镇海区工商联在全国重点城市多点布局镇海商会,构建起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商会网络体系,广泛汇聚全国镇海籍企业家优质创新资源,吸纳会员400余名,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比超过80%。如今,全国镇海籍企业家平台成为要素汇聚的“强磁场”,“以商引商”模式高效运行,招宝山商会、上海市镇海商会帮助引进多家氢能企业,全产业链打造“招宝氢谷”,预计2027年底总投资将达12亿元,“两创融合”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此外,镇海区工商联瞄准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成立人工智能、氢能、石墨烯、短距通信四大专委会,且各委员会均由科学家领衔,联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累计聚集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中科氢易膜科技等单位50余家,其中技术领军企业占比超70%。
    镇海区工商联唱响商会“四季歌”服务体系,围绕低空经济主题,今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举办“智汇镇海·商链未来”峰会和低空基础设施智能融合产业链对接会,搭建跨区域要素流动与“两创融合”平台,目前已促成技术合作6项,合同金额超5000万元。同时,发挥商会资源优势,以企引企、以商引商,凝聚合力,擦亮镇海籍企业家“情系家乡行”品牌,组织产学研等合作交流8场,累计促成400余名镇海籍企业家和科技人才走出去、引进来,为区域注入创新动能。
发挥“产业前哨”作用
搭建“两创融合”平台
    依托商会敏锐触角,镇海区工商联紧密围绕区“新四大工程”,联动甬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材料所、东方理工等13家高能级科创平台,搭建“两创融合”合作平台,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牵引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培育,重点推动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转化。
    “今年以来,‘两创融合’平台体系有效运转。”镇海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开展专家企业行、重点实验室开放日及技术对接活动4场,对接需求12项,会员间内部合同成交金额超过5亿。”
    商会积极发挥整合优势,创新“商会+展会”“商会+专委会”“链主+会员”等模式,主动探索新业态前沿,瞄准“星闪联盟”等技术前景筹建“星闪技术联创中心”,举办“商链市场”品牌走进民企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建立“科学家+企业家”常态化对接机制,推行概念验证中心进商会、“零门槛引才”等柔性服务,为技术转化提供低成本验证平台,有效促进会员间围绕创新链协同。今年以来,商会内部合作金额超5亿元。
发挥“护企前哨”作用
优化“两创融合”生态
    针对民企创新人才“引用留育”难题,镇海区工商联打造“商会聚、企业用”共享模式。利用商会信息枢纽作用,集结本地资深技术人才,壮大“匠心智库”志愿服务团队,联合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博士专家团队,深入评估企业管理现状,结合行业趋势与现状,为会员企业按需提供产品研发、安全生产等个性化、可持续的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两创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镇海区工商联引入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专业力量,构建“数据中枢+智能平台+专业服务”三位一体合规管理体系,为民企提供涵盖合规治理、风险防控、知识产权保护、失信修复的全周期服务,进一步完善法治保障,助力民营企业风控合规。
    “我们还常态化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企业家日’‘走企连心’活动,积极搭建区领导与企业家直通桥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创新信心与能力同步增强。”镇海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