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10-15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 |
打破村企壁垒,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洁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00 |
|
|
|
|
|
|
在正定县滹沱河畔,一片占地1500余亩的乡村振兴示范园正迸发蓬勃生机——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草莓挂满藤蔓,中央厨房的自动化生产线日产150万份主食,民俗文化街上常山战鼓表演引得游客阵阵喝彩。 这是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的日常图景,自2020年建设以来,该项目以“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共同富裕”为核心,创新“六位一体”发展模式,从一片普通农田蜕变为集健康食品生产、生态农业、乡村文旅于一体的华北乡村振兴标杆,2024年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7万元,较2019年增长67.9%。 政策锚定+企业赋能 破解半城郊型乡村转型难题 “以前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忙下来也就够个温饱,现在在园区当讲解员,每月能拿50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塔元庄村村民的生活变迁,是项目带动乡村转型的缩影。作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塔元庄同福示范园的诞生,源于对政策导向与乡村需求的精准把握。 项目深度响应河北省“推动半城郊型乡村向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转型”的战略要求,契合正定县“一核三带”农业产业布局。同福集团凭借20余年健康食品研发经验与文旅康养资源,与塔元庄村形成“企业有技术、乡村有资源”的互补格局,共同探索产业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项目奠基: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3%,高于华北平原平均水平;毗邻滹沱河生态带,水资源丰富且生态环境优良,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天然优势。而石家庄市区及周边30公里范围内超500万的常住人口,更构筑起有机蔬菜、乡村文旅的稳定消费市场,从政策、资源、市场三方面为项目可行性筑牢根基。 “三链融合”筑体系 产业升级释放多元价值 走进示范园中央厨房,AI分拣系统正高效运转,将食材损耗率控制在3.2%;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车厘子单棚年产量达8000公斤,是传统种植模式的2.5倍。项目通过构建“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科技-业态-模式”创新链、“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链,让乡村产业迸发新活力。 健康食品板块成为核心支撑。项目以“订单农业+精深加工”模式,开发富硒面粉、益生菌杂粮等20余款产品,2024年通过ISO22000认证,直供京津冀商超,毛利率稳定在35%。中央厨房日产能不断攀升,目前可生产馒头20万个、速冻面点5万份、营养餐10万份,2021年投产首年即实现年产值1.8亿元,2023年全业态盈利。 生态农业板块创新经营模式。园区1200亩耕地经土壤改良后有机质含量提升至2.8%,智能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高端果蔬,“认养农业”模式吸引3000户城市客户,户均年消费1.2万元,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精准对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年处理废弃物15万吨制成有机肥还田,75%能源使用太阳能、生物天然气,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全程。 乡村文旅板块打造消费新场景。园区构建“民俗文化核+亲子体验带+康养休闲带+农耕研学带”游览体系,2024年新增“夜间光影秀”项目,将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8小时,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5%。2022年文旅园区开园首年,“五一”假期单日最高接待8200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0万元;2023年带动周边20家民宿平均入住率超70%;2024年游客接待量达163万人次,56家便利店、农家乐等商业体应运而生,形成“15分钟产业服务圈”。 联农带农促共富 乡村治理焕发新活力 “土地流转有租金,在园区上班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现在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塔元庄村村民算起收入账,脸上满是笑容。 项目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四级联动机制,让村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土地流转方面,农户每亩每年获1200元租金,较自主种植增收400元;订单农业领域,企业与200余户农户签订蔬菜收购协议,保底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0%,户均年增收1.5万元。截至2024年,园区累计提供岗位2380个,其中塔元庄村村民占比62%,涵盖食品加工技师(月薪5000-8000元)、文旅讲解员(月薪4000-6000元)等专业岗位,脱贫劳动力28人实现稳定就业。 村民收入结构也随之优化,传统农业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60%降至25%,工资性收入占比从20%升至55%,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分红)占比从5%升至15%。村集体收益同样大幅提升,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文旅服务管理费等渠道,年收入从350万元增至3200万元,投入1200万元完善村内道路、养老设施,村容村貌与村民生活条件改善。 在乡村治理层面,项目创新“六位一体”模式——以组织建设为保障(村企联合党支部牵头决策),生态循环为基础,合作联盟为支撑(联合20家农业合作社成立产销联合体),乡村文旅为纽带,田园康养为抓手,同福产业为核心。村企联合党支部统筹项目规划与民生需求,村民参与项目监督,打破村企壁垒,形成“发展同心、利益同步”的治理新格局,相关经验被写入《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报告》。 模式输出树标杆 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 2022年入选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河北省唯一),2024年获“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认证……塔元庄同福示范园的实践,正从“一地经验”变为“多地样板”。 作为河北省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园区累计接待全国考察团186批次,覆盖新疆、云南等12个省份,编制的《半城郊型乡村产业升级操作手册》,已在邯郸、保定复制落地3个同类项目,单个项目带动就业超800人。 从“输血”到“造血”,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塔元庄同福示范园的实践证明,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共同富裕是乡村发展的奋斗目标。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项目为半城郊型乡村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未来将进一步发挥标杆作用,带动更多乡村走上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发展道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