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10-15
2025-10-15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剑指港股市场,瞄准全球化

黄金企业掀起“A+H”热潮

作者: ■本报记者祝凤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49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国际金价在站上4000美元/盎司上方后,正逐步向4100美元/盎司关口突破。10月13日,伦敦现货黄金报4071.94美元/盎司,日内涨1.35%,盘中最高触及4079.85美元/盎司。国际金价延续涨势也再次拉高国内黄金饰品售价,多家品牌金饰售价突破1170元/克。
    在此背景下,黄金企业上市热情不减,今年以来,多家企业赴港IPO。其中,赤峰黄金和紫金黄金国际已成功登陆港股,成为“A+H”双上市企业,潮宏基、山金国际也已于近日提交赴港上市申请,剑指港股市场。
    多家黄金企业赴港上市
    伴随国际金价持续上涨,今年以来,多家黄金企业赴港IPO。
    3月10日,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黄金生产商赤峰黄金,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作为已在上交所A股上市的企业,此次登陆港股市场,也使得赤峰黄金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A+H”股企业。
    截至10月13日收盘,赤峰黄金股价为35.6港元/股,较发行价13.72港元/股上涨超159.85%,总市值达687.19亿港元。
    9月30日,紫金矿业子公司紫金黄金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11.5港元/股,较71.59港元/股的发行价大幅上涨,截至当日收盘,新股股价为120.6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68.46%,市值突破3100亿港元。10月13日,紫金黄金国际股价开盘大涨,至当日收盘,报142.4港元/股,较发行价71.59港元上涨98.88%,总市值达3811.11亿港元。
    紫金黄金国际此次IPO共发售股票3.4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达249.84亿港元,成为继宁德时代之后,2025年港股第二大IPO。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紫金黄金国际还创造了港股近期效率新纪录,从6月30日递表,到9月30日正式挂牌,仅用时三个月。
    除已成功登陆港股的黄金企业之外,山金国际和潮宏基也于近期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9月24日,山金国际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作为已在A股上市的企业,山金国际主要从事金、银、铅及锌等其他有色金属的勘探、开采、选冶以及金属贸易业务。资料显示,山金国际拥有并经营六家矿业企业,分布于中国及纳米比亚。截至2025年6月30日,山金国际黄金资源量达284.6吨。
    而已于9月中旬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的潮宏基,也于近期迎来利好消息。9月28日,潮宏基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的备案申请材料已获中国证监会接收,这标志着这家A股珠宝龙头的“A+H”两地上市进程实现关键突破。
    布局H股瞄准全球化
    上述企业为何集中选择南下港股市场IPO,谋求“A+H”上市?
    业内人士认为,这和企业欲借港股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股东结构,加快全球化步伐相关。而这一观点在各企业招股书中也能得到验证。
    紫金黄金国际作为紫金矿业旗下海外黄金资产整合平台,业务遍布中亚、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拥有8座黄金矿山权益。招股书显示,紫金黄金国际此次募资将用于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升级及建设现有矿山、进行勘探活动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在紫金黄金国际上市答谢致辞时表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兼具金融和商品属性的黄金当下“如日中天”,紫金黄金国际具备持续高成长性,登陆港股上市将为公司插上腾飞翅膀。独立融资平台也拓宽了紫金矿业的资本运作空间,有助于降低负债率、增强并购灵活性。
    拓展海外布局也是潮宏基近年来谋求增长的主要方向。2023年以来,潮宏基的海外拓展以东南亚为起点,目前已在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开设门店。
    招股书显示,本次港股IPO,潮宏基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海外扩充,兴建新生产基地以增强公司内部生产能力,在内地开设三家“CHJ·ZHEN臻”品牌旗舰店,营销及品牌建设以支持公司国内外的拓展等。这一布局有望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效率、强化高端品牌形象,为利润增长打开新空间。
    山金国际海外布局的脚步也在加速。2024年8月,山金国际完成了对加拿大矿企Osino公司的收购,间接持有其100%股权,使其矿产资源储备和全球竞争力得以增强。此次港股IPO,山金国际称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国内外矿山勘探建设、购买优质矿业资产、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
    港股市场吸引力增强
    黄金企业密集港股IPO的背后,是港股市场吸引力的不断增强。
    港交所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集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新股集资额是2024年上半年的8倍多。截至6月30日,正在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数目上升至207宗,是截至2024年12月31日84宗申请的2倍多。
    另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初,2025年港股市场仍有超310家企业排队上市,其中270余家处于处理状态。
    从成交额来看,上半年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上升118%。期内香港ETF市场持续显著增长,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3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84%。沪深港通成交额方面,北向及南向均创历年的半年度新高。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按年上升3%,也创下新高。
    在市场利好气氛、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兴趣增加以及国际和内地投资者的参与愈趋活跃等背景下,基于港交所的成交额及成交量趋势,今年以来,高盛曾多次上调港交所目标价格及南向资金流量预测。
    高盛今年9月中旬发布的研报中表示,鉴于南向交易市场提供的多元化、独特股票及较高收益率等优势,南向交易的流量及参与度应会在结构性基础上上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