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10-15
2025-10-1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激活新质生产力引擎,赋能福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林晓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85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与“压舱石”。2024年,福建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约70%的地区生产总值、70.6%的税收收入、70%的科技创新成果、80%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4%的企业数量,多项指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培育了一大批以“一双鞋、一片纸、一颗糖、一把伞、一只鸡、一片玻璃”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并涌现出如宁德时代、安踏、福耀玻璃等多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彰显了民营经济作为福建经济“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的战略地位。然而,在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福建民营经济也面临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产业层次有待提升、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偏低、治理结构不完善、集群发展不均衡、要素保障短板等问题。新质生产力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为破解民营企业困境,赋能福建民营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根本路径。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而科技创新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科技创新不仅是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抓手,更是激活内生动力、实现长远发展的法宝。
    一方面,科技赋能显著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福建九牧集团为例,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使其产品从功能单一的普通坐便器,跃升为兼具日常护理、消炎杀菌、皮肤修复等多元健康功能的智能坐便器;同时,企业还引用AI、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致力于研发生产机器人洗澡机、机器人健康坐便器等前沿产品,引领行业迈向AI科技卫浴时代。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升级的模式,正是福建民营企业解决同质化竞争、产品附加值低的有效方式。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倒逼管理体系升级,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福建民营企业中家族式企业占比较高,这类企业常面临决策集中、管理固化等问题,制约了可持续发展而引入智能制造系统、实时数据平台等新技术,往往需要配套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与协作机制。这将倒逼企业打破传统治理壁垒,逐步建立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增强组织韧性与长期发展能力。
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支撑
夯实民营企业发展基础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民营经济发展要夯实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支撑作用。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构成,其配置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能与市场竞争力。而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正体现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全面跃升。
    在劳动者层面,新质生产力推动人才结构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转变。这类劳动者不仅具备专业素养与持续学习能力,更拥有创新思维和数字技能,能够快速适应技术变革。为顺应这一趋势,福建民营企业积极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完善培训机制,有效推动劳动者向“技术参与者和创新推动者”转型,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宁德时代为例,企业通过启动顶尖人才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募顶尖研发人才,显著提升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
    在劳动资料层面,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具助力企业提质增效。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替代重复劳动,提高作业精度,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与实时监控,优化生产流程与资源调度;此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决策咨询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企业预测维护、柔性制造,从而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在劳动对象层面,其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从传统实体原料延伸至数据、算法、数字服务等虚拟要素。这类要素具有可复制、可共享、可迭代的特性,能够以低边际成本实现高效配置,助力民营企业突破产业边界,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领域开辟新增长空间。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
构筑民营企业发展新优势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新质生产力通过“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的系统性推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结构优化与能级跃升,构筑持续发展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以传统产业为重要根基的福建民营经济而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以安踏集团为例,依托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将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运动产品,既提升了产品专业性能与时尚属性,又成功摆脱同质化竞争,实现品牌价值与产业层级的同步跃升。
    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必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增长新空间。福建以厦门、福州为核心,重点布局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技术密集、附加值高,能够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逐步构建起以技术、人才、链群协同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
    面向长远,还需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未来产业代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前沿方向,提前谋划有助于福建民营经济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巩固优势,持续增强抗风险能力与发展韧性。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福建民营经济必须紧紧把握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引擎,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产业升级,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行稳致远,不断续写“晋江经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辉煌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新福建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作者系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区社会主义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讲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