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紧扣“两个健康”,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 |
|
作者:
■梁红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5 |
|
|
|
|
|
|
民营经济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理想信念则是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精神基石。近年来,广西柳州市鱼峰区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实践载体、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深耕思想引领,筑牢发展根基。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将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引领深度融合,把政治引领贯穿教育始终,依托“民营经济人士专题学习会”“鱼峰非公大讲堂”等平台,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国家政策,引导企业家深刻领会“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意义。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学习50多场,覆盖辖区300余家重点企业;同时结合实际,找准教育“结合点”,立足工业强区和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实际,将教育融入区域发展大局,阐明“企业发展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道理;突出引路,树起身边“标杆”。深挖辖区内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民营企业家典型,通过“图说图强”“诚信之星”评选等活动,宣传企业家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教育模式,让理想信念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 创新教育形式,激发学习活力。打破传统模式,用企业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教育平台,打造“行走的课堂”。开展“重走初心路”活动,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在历史场景中感悟责任担当,在现实中体会“企业发展不忘社会责任”的内涵;搭建“互动的平台”,创新推出“企业家沙龙”“圆桌座谈”等载体,分享创业历史、困难抉择与发展思考。引发交流与碰撞,深化对“守法经营、诚信立业”的认同;运用“数字的翅膀”,开设“微课堂”,推送短视频或图文内容,2023年以来,“微课堂”已推送25期,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移动阵地”。用“碎片化”学习方式,让理论知识学习方便快捷、触手可及。 推动实践转化,彰显责任担当。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工商联注重“学用结合”,通过搭建平台引导企业家将思想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引导融入区域发展,通过参与“政企对接会”“产业招商专班”等,鼓励企业在产业链协同、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在共促发展中坚定信念;推动践行社会责任,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抓手,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事业,让企业家在奉献中感悟“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内涵,升华理想信念;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联合多部门开展“企业服务年”行动,走访企业,建立问题清单,助企纾困,2023年以来,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件,在贴心服务中强化认同。 完善长效机制,确保常态长效。制度建设是教育持续推进的保障,着眼常态化长效化,健全机制保障,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由区委统战部牵头、区工商联具体负责、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机制,将教育工作纳入区工商联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加强队伍建设,聘请党校教师、法律专家、优秀企业家等组成“理想信念教育讲师团”,邀请资深企业家担任青年创业者的“成长导师”,通过“传帮带”传递优良传统和坚定信念。 鱼峰区工商联通过系统化、创新性的实践,不断筑牢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根基,有效凝聚起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奋进力量,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思想保障。 (作者系广西省柳州市鱼峰区工商联党组书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