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26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南京溧水和凤镇: |
打造“靠得住、信得过、有影响”的基层商会 |
|
作者:
■颜夏男陈荣斌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83 |
|
|
|
|
|
|
位于南京市溧水区南端的和凤镇,素有溧水“南大门”之称。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和凤镇商会自1997年成立以来,紧扣“两个健康”主题,以“大健康”服务为特色,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基层商会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和凤镇商会现拥有会员企业252家,覆盖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年产值近50亿元,贡献全镇80%以上的税收和就业岗位,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商会先后被认定为南京市“四好”商会和江苏省“四好”商会,是政府靠得住、企业信得过、社会有影响的基层商会组织。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2020年,商会成立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强化对会员的政治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组织赴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学习,不断筑牢思想根基。 商会创新建立“四个联盟”机制,有效拓展党建与服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与镇企业服务中心联盟,提供“一站式”政企服务;与东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累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00多个;与乡村、社区联盟结对帮扶;与会员企业党支部联盟促进产业链协同。 此外,商会还充分发挥地处两岸机电产业合作示范区的优势,通过赠送健康服务名额等方式,搭建两岸员工交流“连心桥”。 通过“健康服务+公益担当+党建引领”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和凤镇商会凝聚力、服务力、影响力持续增强,已成为政府靠得住、企业信得过、社会有影响的优秀基层商会组织。涌现出江苏省劳动模范2人、南京市劳动模范17人,10人担任政协委员、7人担任人大代表。 和凤镇商会的实践表明,只有紧扣“两个健康”主题,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以责任为纽带凝聚合力、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格局,才能真正将商会打造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社会治理的“参与者”、统一战线的“连心桥”,为基层商会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和凤经验”。 构筑会员“温馨家园” 针对远郊企业员工业余文体生活相对匮乏的实际情况,商会投资120万元建成江苏省基层商会中唯一的公益性“全民健身俱乐部”。该俱乐部面积2000平方米,年均举办赛事20余场,接待健身人员5万人次,有效破解了企业员工“运动成本高”的难题。 在此基础上,商会创新推出“2+3”健康服务模式,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同时,延伸关爱“企业家身体健康、员工身体健康、员工家庭健康”,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每周邀请溧水区中医院名医坐诊,提供健康体检、讲座和义诊服务,推动健康知识普及,助力健康城镇建设。 践行“服务+公益”双驱动 商会积极构建“服务+公益”双轮驱动模式,扎实搭建三大服务平台:合规平台常年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年均提供法律咨询超百次;融资平台组织银企对接会12场,协助73家会员企业获得银行授信,意向对接金额达1.8亿元;商机平台整合信息资源,促进内循环,助力企业拓展市场。 在公益领域,商会持续开展“光彩助学”“春风阅读”等品牌项目,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常态化走访慰问敬老院,关爱老年群体。连续多年举办招聘会,提供岗位1200个,有效缓解“用工难”。会长陈大弟长期倾心教育慈善方面,累计捐资超千万元,惠及困难学生280余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