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22
2025-09-22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构建智算生态,高效率释放企业AI潜能

“算力红利”正转化为“发展实效”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祝凤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709

    每一次移动支付,每一次电商网购,每一次远程办公,从出行导航到自动驾驶,从线上会议到远程医疗……这背后,都是看不见的算力。
    算力是指数据处理能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智能算力则是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任务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支撑AI模型训练和推理计算的核心驱动力。作为AI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智能算力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释放企业AI潜能,既为开发者提供尖端模型支持,又通过快速适配机制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技术价值与商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深入参展企业采访了解到,AI大模型赋能智能终端及行业应用,将推动智能算力产业快速发展,其应用涵盖生成式大模型、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智慧城市及工业制造等领域。
打造AI时代算力基础设施新范式
    作为云服务国家队,中国电信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翼云”)日前发布息壤算网一体服务,助力实现“全国算力一张网”和“全国调度一体化”,构建AI时代算力基础设施新范式。
    在2025年服贸会期间,记者来到天翼云展台,看到展示天翼云息壤智算一体机展示屏上显示,作为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提供千兆管理交换机和25G业务交换机”。通过以太网实现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提升数据传输效率,“ROCE交换机搭建GPU节点间的智算网络,提供最大400Gbps带宽的高性能数据接入能力”。
    “中国电信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打造中国电信第一科技——息壤,加快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向智能云发展的步伐,为全社会提供普惠人工智能服务。”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天翼云董事长、总经理胡志强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
    “天翼云已于7月底发布算网一体服务,这是通过息壤算间网络联接多方异构算力技术体系,在计算系统中整合多种架构不同的处理器(如CPU、GPU、FPGA等),通过协同分工实现计算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的。”胡志强表示,依托自主研发的息壤平台,天翼云创新构建“全国算力一张网”,通过算力插件、算力网关等核心技术,实现跨地域、跨服务商的异构算力统一接入与智能调度。
    记者采访了解到,息壤整合ChinaNet、CN2、算力专网三张IP承载网络,形成“大带宽、高弹性、高品质、低成本”算间网络体系。通过息壤的全国调度能力,天翼云将分散的算力资源进行动态整合,例如将新疆哈密的绿色算力引入成渝地区,将京沪万卡算力调度至西部枢纽,实现全国算力供需精准匹配。目前,天翼云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AI产业集聚区建成万卡级国产化智算中心,并在内蒙古、贵州等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绿色算力集群,形成“中心-省-边缘-端”四级算力供给体系。
智算生态构建企业智能体优化引擎
    “开发者进入九章云极的智算生态,如同开启百宝箱,总能获得最适配的工具与服务。”在本届服贸会“2025中国AIGC创新应用论坛”上,九章云极首席科学家缪旭介绍企业智算生态的核心价值时表示,九章智算云Alaya NeW Cloud创新采用Serverless无服务器+强化学习RL技术架构,通过降低推理门槛和实现弹性扩展,构建起统一高效的AI基础设施,大幅降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的技术复杂度,实现算力资源优化配置。
    作为普惠算力的核心载体,九章智算云Alaya NeW Cloud目前已升级普惠服务全栈能力,全面支撑九章云极全栈AI工具及智能体应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科研单位等产业AI全场景。
    “这是国内首个在算力调度、模型训练、模型推理、数据处理四大领域通过中国信通院全栈评测的AI系统。”缪旭现场介绍九章智算操作系统表示,作为驱动高效算力的智能调度中枢,智算操作系统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像使用Windows调度程序一样低门槛地、智能化地调度算力资源,随时随地可被唤起并响应,同时还能与网络、存储协同,从下向上全方位贯穿资源抽象、调度决策和协同加速,实现全局智算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缪旭看来,先进的强化学习能力加速了智能体AI发展,九章云极-新启业正成为企业智能体的Agent优化引擎。这背后正是九章云极在强化学习+智能体应用技术加持下,快速推出的新一代智能体智算服务——通过对响应质量进行持续评估与优化,帮助智能体Agent在实际任务中不断提升任务契合度、表达准确性和智能稳定性。
    打造算力互联互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于2023年10月联合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30%以上。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1085万标准机架,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EFLOPS);存力规模超过1680艾字节(EB),相比2023年增长约40%;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位居前列。
    据悉,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落实“东数西算”京津冀枢纽节点布局。牵头建设的“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以北京为核心,汇聚了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辽宁等地的智能算力,资源累计超60EFLOPS,算力标识注册量超9万条;平台已接入30余家算力服务商,初步形成了“跨地域、跨主体、跨架构”的算力互联互通体系,能为医疗、科教、文化、交通、制造等领域企业提供快速精准的算力资源匹配服务。
    放眼全国,中国算力平台已完成与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平台接入,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规模、技术、平台三线齐升,为2025年算力核心产业突破3万亿元奠定底座,也为“人工智能+”千行百业打开想象空间。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其创新实践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程。”在2025年服贸会期间举办的“算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李昭博表示。对于推进算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李昭博提出,要推动算力资源从“分散布局”向“集约高效”转变,引导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算力需求与中西部算力供给精准匹配;要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算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要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升级,让“算力红利”切实转化为“发展实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