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19
2025-09-19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让再小的订单也能通江达海

作者: ■本报记者颜韵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24
    市场采购贸易作为外贸新业态,是一种专门为“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外贸交易主量身定制的新型贸易方式。
    “小额、高频、碎片化”是中小微企业外贸业务的特征。碎片化出口难、收汇难、完税难、实务操作难,曾是小微外贸企业的心病。“如今只需把货交给我们,‘关汇税’全流程一键通达。”江苏常熟“市采通”平台运营总监高业超告诉记者。
    “我们平台用户绝大部分都是民营经济主体。这批货就来自几十家小商户,单小、货杂、票多,如今拼箱出口,不再难。”高业超指着正在装载的货物介绍。在市采通平台的监管仓库里,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箱服装搬上集装箱,这些货物将发往菲律宾。
    2019年,常熟试点推出全国首个市场采购贸易企业端综合服务平台“市采通”,为小微外贸企业搭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出口新通道。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服务企业超4.4万家,出口总额突破950亿元,货达179个国家和地区。
    通关效率就是外贸的“生命线”。据了解,依托数字化智能风控,平台已上线61个风控模型、整理21万条风控数据,能自动甄别拦截侵犯知识产权、管制类物品等风险,让海关查验效率大幅提升。
    在口岸查验过程中,常熟市场采购货物查验率降到1.5%以下,“通关更加顺畅,企业不用把货拉到常熟,在货源地就近出口,最快22分钟就能放行。”常熟海关监管科科长吴明杰表示。
    走进“市采通”数据大厅,金色的资金流与白色的货物流在世界地图上实时闪动、交织成网。平台已在全国117个口岸实现一体化通关,今年1-7月出口额占江苏其他贸易出口总值的88%,成为江苏外贸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启用的常熟(越南胡志明)会客厅刚帮企业拿到29万美元订单。”“市采通”平台总经理助理黄晗指着大屏上的东盟板块介绍道。通过市采通设立的“海外会客厅”模式,让企业样品迅速吸引海外客商。
    除了常规物流,平台还开辟了“市场采购+中欧班列”“市场采购+中老铁路”等专线,联合银行为企业提供累计5000多万元授信,并推出远期结汇、外币存款等产品帮企业应对外汇波动。
    “我们打造的是‘关汇税’全流程合规业务闭环,解决了碎片化贸易的监管难题。”黄晗说。目前,这一模式已在重庆、新疆、江西等全国6个试点市场成功复制推广,助力外贸“毛细血管”畅通无阻。
    黄昏时分,又一批满载服装的集装箱驶出监管仓库,将搭乘中韩轮渡,第二天便能抵达韩国仁川,当日晚上就可在韩国东大门进行销售。
    这些曾经难以走出国门的“碎单”,正通过数字化平台汇聚成江海,奔向广阔的国际市场。
    (图)江苏省常熟市中小微企业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市采通”展厅。本报记者颜韵/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