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19
2025-09-19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创新,让漳州长泰区诞生更多可能

全区9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用科技的力量重塑传统制造业的基因

作者: ■俞凤琼杨喆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94

    金秋时节,走进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创新气息扑面而来。
    刚落幕不久的第五届民营企业发展大会暨科技大会上,15家研发投入贡献企业、25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骄傲地站在颁奖聚光灯下,成为全市民营企业"追新逐质"的标杆。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5所高校同时在长泰落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有力推动这个闽南县域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加速奔跑。
    步出会场,走进企业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有序运转,科技研发团队潜心攻关,上演着从"制造"到"智造"的精彩蜕变。
    智能制造点亮传统产业
    走进福建东方醒狮储能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有节奏地上下挥舞,AGV小车沿着预定路线穿梭运送物料,数名工人正在监控设备运行。车间数字化看板上,实时显示生产效率、良品率等数据,每一个环节都被精准掌控。
    "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公司负责人说,自主研发生产的单体1000AH大功率水溶性储能锂电池,即将发往欧洲市场。
    在相距不远的漳州宏发电声的智能工厂里,机器人正在完成精密的组装作业。经过数字化改造后,中高级生产线占了80%以上,生产效率比2020年提高了40%。"我们不仅要做制造,更要做'智造'。"企业负责人指着正在调试的新生产线说,这条投入数千万元的智能化产线,将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在长泰,这样的智能化场景随处可见。近年来,长泰区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长泰经济开发区获评福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统筹推进30家重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宏发电声高端机电组件项目和深度集成的继电器制造全产业链智能工厂入选福建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11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如今,全区9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如明珠般散落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用科技的力量重塑传统制造业的基因。
    全面绿色转型加速推进
    在漳州碧山凯盛食品有限公司现代化厂区,四条大型冻干生产线正在安静而高效地运转。透过观察窗可以看到,新鲜的水果和酸奶正在经历神奇的转变:在零下40度的真空环境中,食材中的水分直接升华,保留了95%以上的营养成分和天然色泽。
    "我们坚持不加任何防腐剂和人工色素,让消费者吃到最天然的食品。"企业质量总监指着刚下线的冻干草莓产品介绍道,"每个批次的产品都要经过18道质量检测程序,确保符合国际标准。"公司先后取得ISO22000和HACCP认证,2020年通过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21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在安安(中国)有限公司园区,则是另一番绿色景象。占地381亩的厂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公司投入上亿元引进国际先进环保设施,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进行全程监控和处理。
    "我们不仅要生产优质产品,更要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企业环保负责人指着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说,上面实时显示着各项环保数据。"通过技术改造,我们可以降低能源消耗10%以上。"
    这些绿色实践正在长泰结出硕果:2025年,长泰经济开发区10家企业入选福建省级绿色制造名单。行走在开发区,随处可见屋顶的太阳能电站、墙体的垂直绿化、地面的透水铺装,处处体现着绿色制造理念。
    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在长泰,"创新"是融入城市血脉的基因。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银塘办事处298青年城里人潮涌动。创业者们一边品尝着咖啡,一边热烈讨论着技术方案,空气中弥漫着创意与激情。
    "这里就像一个大温室,为我们这些创业'幼苗'提供了适宜的成长环境。"一位创客这样形容长泰的创新生态。他所在的众创空间里,十几个创业团队正在各自区域内忙碌着,3D打印机的嗡嗡声、键盘的敲击声、讨论问题的交谈声,交织成一曲创新交响乐。
    "驻企特派员就像我们的'创业管家'",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道,从政策咨询到人才引进,从融资对接到市场开拓,特派员总能第一时间为我们排忧解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长泰已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96个,办结率达93.8%。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在最近举行的银企对接会上,8家金融机构与16家企业现场签约,授信金额超过5亿元。"这些资金就像及时雨,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一位获得贷款的企业家说。
    夜幕降临,开发区的创新活力仍未消退。实验室里,科研人员还在挑灯夜战;设计中心,工程师们正在优化方案;培训教室,技能提升课程正在进行……这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创新舞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长泰的创新发展添砖加瓦。
    创新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车间的智能化改造,到企业的绿色转型,再到整个创新生态的培育,长泰正在用科技的力量重塑发展基因。这里的故事生动地说明: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发生在每个车间、每间实验室、每个创业者身上的生动实践。
    明天,当太阳升起,这片创新的热土又将诞生更多的可能。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