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17
2025-09-17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要素市场化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 ■李洁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74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改革试点将从要素配置层面为民营企业松绑赋能,为其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在10个地区部署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这一举措不仅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一步,更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改革试点将从要素配置层面为民营企业松绑赋能,为其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技术要素领域,试点地区积极作为,大力推进技术协同创新,着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以北京为例,近年来,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精心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中关村地区的众多科技型民营企业,借助这一有利契机,与高校联合开展项目研发。通过这种紧密合作,科研成果得以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大大缩短了创新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使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数据要素方面,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其流通与共享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2022年河南郑州成立了数据交易中心,截至2025年,累计完成数据交易近1500笔、交易额超38亿元。数据流通使得中小微企业数据使用成本降低30%,数据的流通与共享为民营企业,尤其是数字经济领域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在土地要素方面,改革为民营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直接入市交易,不再必须由政府征收,企业还可以通过“地换地”的方式实现跨城市迁移。福建晋江中辉产业园项目便是典型案例,通过盘活历史遗留建设用地,不仅成功解决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瓶颈问题,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河北宁晋县成功入选国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据不完全统计,宁晋县已入市土地累计带动产业投资4.3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67个,增加工资性收入5580.41万元。
    在资本要素领域,地方融资平台改革稳步推进,推动了科技贷、数据贷等新型融资工具的不断涌现。北京率先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优化升级,在无还本续贷扩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尽职免责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适度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大松绑,“控股型”并购贷款承贷比例由60%提高至80%、贷款期限从7年放宽至10年,极大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面对这些难得的机遇,民营企业需主动作为、积极布局,将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
    强化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对接试点地区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借助外部智力资源攻克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打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要抓住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机遇,引进专业数据处理人才,建立数据管理体系,挖掘数据价值,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找准自身定位,优化战略布局。结合10个试点地区的区域特色与产业优势,主动融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比如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高地,可聚焦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利用当地要素集聚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在成渝地区等新兴增长极,可借助户籍便捷迁移、资源共享等政策,吸纳优质人才,拓展市场空间。
    提升管理水平,适应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求。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要素利用机制,提高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的使用效率;加强政策研究能力,密切关注试点地区的政策动态,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导向与支持措施,争取更多政策红利,同时根据政策变化调整企业发展策略,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改革趋势同频共振。
    此外,还要积极参与要素市场建设。在数据交易、技术交易等新兴要素市场中主动发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升企业在要素市场中的话语权,为自身长远发展营造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