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7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筑牢医疗卫生体系,守护人民福祉 |
|
作者:
■王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99 |
|
|
|
|
|
|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我国成功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109万所,卫生人员增至1578万人。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重大跨越,为保障人民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缺医少药的艰难局面,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我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进步堪称举世瞩目。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还是技术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更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规模庞大且高效运转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公共卫生形势,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监测预警、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从传染病防控到慢性病防治,从疫苗接种到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通过一系列科学、精准的措施,将疾病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疾病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与此同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为14亿多中国人民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医联体、远程医疗等创新模式,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此外,我国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许多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愈的希望。 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对于国家和人民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神”,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健康的体魄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减轻社会医疗负担,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拥有健康国民的国家,无疑在人才竞争、科技创新等方面占据着更大的优势。 “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结果。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