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17
2025-09-17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推动“中国服务”走向全球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08

    近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举行,向新、向绿、向智成为本届服贸会的特点。近年来,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比重持续上升,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笔者关注到,数字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世贸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达4.64万亿美元,增长8.3%,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增速放缓至2.3%。在本次服贸会“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的《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年)》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达3857.6亿美元,增长5.2%,顺差规模达553.7亿美元。其中,信息通信技术服务贡献增长近六成,计算机服务出口全球占比为9.3%,文娱服务方面,比如网文、网剧、网游即文化出海“新三样”出海规模显著扩大。
    服务出口较快增长更是引人注目。服务出口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024年,我国服务出口占全球约5%,位居第五,年增速达到17%。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出口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服务出口在对外贸易总出口中的占比达到11.5%,比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服务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运输、旅行等传统服务贸易领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运输服务出口4185亿元,增长23.9%,是服务出口规模最大的领域;旅行服务出口1748.7亿元,增长68.7%,是服务出口增长最快的领域。
    此外,新兴服务出口也有亮点。2025年1至7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顺差达2750.6亿元,成为出口新引擎。
    积极促进服务出口贸易发展是一个国家提升经济竞争力、优化贸易结构、深度参与全球化的关键战略。推动服务出口贸易发展,需从宏观政策、中观产业、微观企业多个层面共同发力。
    宏观战略政策层面,要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如“服务出口振兴行动计划”,设定清晰的目标和路线图;要加强财政支持,如设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服务出口企业给予奖励、贴息或补贴,对服务出口业务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要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服务贸易的信贷、保险、担保产品如“服务贸易直通车”“出口信保”等服务。
    中观产业层面,要促融合、搭平台、树品牌、发展数字贸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要大力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文化产品等“可数字化交互的服务出口”;要建立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国际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支援、人才培训、项目对接等“一站式”出口服务;要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桥梁作用,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开展海外市场推广等。
    微观企业层面,企业要练内功、育人才、拓市场、创新服务产品、培养复合型人才、取得国际认证、精准海外营销;要积极推动服务出口贸易,需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协同发力,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共同推动“中国服务”走向全球,构建对外贸易的新格局和新优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