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1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做求职者精准逐梦的“鱼泡” |
|
作者:
■本报记者颜韵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14 |
|
|
|
|
|
|
从无人知晓到蓝领招聘行业第一,再到白领市场增速第一,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韧”与“暖”。“韧”在面对困难不放弃,“暖”在始终把用户放在心里。 “我喜欢看毛选,也喜欢研究张一鸣、马斯克他们的思维方式。从大学创业到现在,全靠自己摸索,这些书里的思维方式对我帮助很大。”周峰的坦诚,瞬间拉近了与记者的距离——这位36岁的创业者,没有西装革履的“精英范儿”,言谈间满是务实与对用户的共情,这或许正是鱼泡直聘能在蓝领招聘领域破局的关键。 北上广深的地铁站里——周峰手持电话听筒组成的双节棍、劈开“招人太贵”牌匾的广告画面,带着一股“接地气”的冲击力。但广告背后,是八年如一日的“用户第一”坚守。 周峰反复提到:“我们做产品,从来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好用’——蓝领师傅们手指粗,我们就把按钮做大;他们不会打字,我们就做语音转文字;他们怕欠薪,我们就做记工工具。”这种“贴着用户需求走”的理念,让鱼泡直聘从微信社群起步,一步步积累起1.1亿用户的信任。 为什么要做白领市场? 周峰的答案很直接:“年轻人都是‘两栖人才’。”如果平台只停留在传统蓝领服务,迟早会被新一代用户抛弃。收购海投网、推出白领免费服务,都是为了抓住这个趋势。 鱼泡直聘的优势,在于技术复用和用户理解。 蓝领招聘积累的AI匹配算法,稍作调整就能用于白领岗位;服务农民工时打磨的“电话聊”“在线聊”等功能,在销售、客服等岗位招聘中同样适用。更重要的是,团队本身就是白领,知道HR怕什么、求职者要什么。“我们1200多人,每天都在体验白领的工作,这就是最好的产品经理。”周峰说。 “企业HR抱怨的招聘套餐费太贵,现阶段我们对招聘白领的企业及白领求职者,均免费。”鱼泡直聘用“免费”打破价格壁垒,用高效匹配建立口碑。“现在每天新增约1万份白领简历,虽然离头部还有差距,但增速在加快。”周峰并不避讳差距,却也透着韧劲。 鱼泡直聘的“新质生产力”,不是实验室里的“高精尖”,而是落地在求职者手机里的“实用技术”。周峰说:“我们的技术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工作更快、更安全,让用工方招工更准、更高效。”这种“技术为实用服务”的导向,正是企业在细分领域破局的竞争力所在。 采访中,周峰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人贵在自知,知道自己差什么,才能补什么,知道自己的初心,才能走得远。” 鱼泡直聘从蓝领拓展到白领,从成都走向全国,始终没丢的是“帮人找活”的初心——收购海投网,是为了帮大学生更好就业;收购吉工家,是为了帮建筑工人更精准匹配;做AI面试,是为了帮求职者提升应试能力。 即便现在公司规模扩大了,周峰仍自嘲是“鱼泡最大的客服”“我要持续了解市场动态,倾听用户声音,他们不仅是用户,更是鱼泡的共创者。” 鱼泡,是鱼调节浮力的器官,助力其在水中畅游。“做求职者的浮力调节器,助力他们在职业海洋中精准逐梦。”从“鱼泡”的名字寓意,到企业的每一项实践,记者看到的是一家民企的“破局之道”——瞄准空白、技术赋能,更看到的是“初心之守”——用户第一、责任担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