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9-10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山东省东平县: |
探索五种路径,推进兴村富民 |
|
|
|
|
|
|
东平县是山东省泰安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主阵地,是全国设施蔬菜前30强、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今年7月份,泰安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在东平县召开。 近年来,泰安市东平县工商联紧紧围绕本地30万亩设施农业、30万亩生态渔业和纺织服装产业等,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探索出五种兴村路径,助力黄河流域和黄河滩区乡村振兴。 公司+特色农业+三金:东平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投身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和中药材种植,通过“租金+薪金+股金”形式,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东原农业科技发展公司通过流转荒坡山地,种植维纳斯黄金苹果,每年向村集体和农户支付租金100万元。然尔谷乡村旅游公司种植樱桃500多亩,季节性用工约200人,人均增收4000多元。建业农业科技公司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210户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或资金入股,社员年均分红3000元。山东神救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土地流转+务工+分红”模式,解决群众就业,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 公司+生态渔业+基地:东平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生态渔业发展,采取基地共建、订单合同、入股分红、技术服务等形式,促进“一家一户散养”变为“千家万户共富”。东平志远渔业公司利用闲置厂房,在全县第一个推广工厂化养殖,采用循环水高密度圈养桶技术,养殖黄颡鱼、黑鱼、锦鲤等,不仅带动周边养殖户增产提效,村集体每年还可增收9万元。东平汶河湾渔业有限公司成立党支部,联合周边7个村党支部搭建“共富渔场”平台,实施统一鱼塘改造、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良种引进、统一销售渠道“四统一”模式,构建惠农多赢共同体,实现亩均增收4000元,村集体年增收达45万元,公司先后获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骨干基地、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等荣誉。 公司+服装产业+就业:目前,东平县14个镇街发展服装加工企业128家,吸纳务工群众14000多人。泰安雪龙制衣公司依托黄河滩区“两区共建”政策,在戴庙镇投资建厂,带动7个村200名群众就业,年均增收3.6万元。东平即发华山针织有限公司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匹配”解决150名群众家门口就业。银山镇长宏服饰公司在原有3000平方米加工车间基础上,另择厂址新建车间5000平方米,今年县工商联调研期间企业反映工期延误问题,他们协调县移民服务中心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企业5月份顺利入驻新厂区,新安置就业群众100多人,人均年增收近4万元,带动9个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公司+公益事业+解困: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济南山东亮点给力文化传媒公司捐资160万元为家乡建设新华广场老年活动中心一处,捐资510万元建设高标准幼儿园一处。东平建业农业科技公司不仅利用黄河水发展“黄河古稻”1200亩,而且为本村500多名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被列为山东省首批“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案例。 公司+纳税信用+金融: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东平县工商联、税务局、银行机构三方联合,大力推进银税互动,为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提供资金支持。目前,累计发放贷款5.2亿元,最低利率至2.8%。 (李虎 郑善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