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10
2025-09-10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为“高速主动绿通免单”鼓掌

作者: ■鞠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59

    近日,浙江高速杭千高速新安江收费站的一个暖心举动引发广泛关注和点赞。9月2日15时45分左右,一辆从义乌开往建德的小货车,在杭千高速新安江收费站准备缴费时,收费员骆钰玲发现车上是新鲜葡萄,主动提醒司机可走绿色通道免通行费。最终司机成功免单,省下64元过路费。此前,网络上曾有不少因“绿通”引发争议的情况,而这则新闻里的主动服务恰似一缕清风,照见了政策落地的温度。
    此次“高速主动绿通免单”的可贵,首先在于打破了“机械执行”的惯性。过往不少收费站收费员多是“照章办事”:司机不主动申请,便不提及绿通政策;对政策细节含糊其词,让司机来回跑腿。而新安江收费站的收费员多抬一次头、多问一句话,值班班长快速核验货物,把“被动等待”变成“主动服务”。这看似微小的转变,实则是从“收费员”到“服务者”的角色升级——他们不仅执行规则,更琢磨如何让规则惠及于人,让司乘人员在细节里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这份贴心自然能引发大众共鸣。
    更深层看,这一行为是绿通政策“精准落地”的生动示范。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初衷,本是降低流通成本、保障“菜篮子”供应,但因涉及《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装载比例、新鲜度等复杂标准,执行中常现偏差。四川乐山曾发生“韭苔蒜苔之争”,司机称运输蒜苔求免费,收费员认作韭苔拒通;浙江温州货车司机为证带鱼新鲜,当场生吃鱼自证;浙江台州司机拉的橘子因有黑斑,无奈支付近千元通行费。这些争议的原因,要么是对政策标准解读不一,要么是执行中缺乏灵活与温度。而新安江收费站的工作人员对政策烂熟于心,快速判断葡萄符合“整车合法装载、在目录范围内”的条件,既不打折扣,也不搞变通,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这正是公众愿意为其点赞的关键。
    更要看到,“主动绿通免单”背后是对民生的深切关照。一辆货车的64元过路费看似不多,却连着农民的收益、市场的物价。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一分,农民卖货的利润就可能多一分,市民买到的菜价就可能稳一分。若每个收费站都能主动落实绿通政策,减少农产品运输中的梗阻,就能让供应链更顺畅,让“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距离更近。这种把民生小事当成大事办的态度,远比口号更有力量,也正是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期待所在。
    当然,单靠个别收费站的主动作为还不够。要让“主动绿通”成为常态,还需多管齐下: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细化绿通政策标准,比如明确易混淆品种的界定、新鲜度的判定方法,减少执行中的模糊地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收费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既懂政策、又有服务意识,避免“机械执法”;同时,可借助科技手段,比如通过图像识别快速核验货物,减少人工判断的误差,提升通行效率。
    绿通政策的温度,藏在每个收费站的细节里。新安江收费站的“主动免单”虽小,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公共服务应有的样子——既有规则的刚性,也有服务的柔性;既有政策的精准,也有民生的温度。期待更多收费站能以之为榜样,让“主动服务”取代“被动等待”,让绿通政策真正成为惠及农民、便利市民的“民心通道”。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