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9-10
2025-09-10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规范线上线下药价“剪刀差”提上日程

作者: ■孔德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99

    买药时,你会先比价吗?近日,有媒体实测发现,在多家实体药店,同一款药的线下价格比线上高出许多,差价最大的甚至超三倍。以某药店的“仁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为例,线上仅售8.68元,线下却高达32元。这一现象不禁让人追问:同药不同价合理吗?背后的“剪刀差”又该如何弥合?
    多家药店工作人员将原因指向平台补贴,称线上价格便宜是因为平台的优惠活动,且并非所有药品都是线上更划算。但这一解释难以完全服众。平台补贴确实能降低部分价格,但线上线下差价如此之大,恐怕还有其他因素在作祟。从市场反馈来看,线上平台的透明比价机制,让消费者能轻松找到最低价,倒逼商家降价;而线下药店因运营成本高、竞争相对不充分等,价格调整更为滞后。
    运营成本差异是药价悬殊的关键因素。线下药店需承担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等多项开支,尤其是在繁华地段,高昂的租金直接拉高了药品售价。而线上售药平台,大多依托线下实体店运营,省去了实体店铺的高额租金,运营成本更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指出,药店的房租、人工等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使得线下药价居高不下。
    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左右药价。线上药品销售市场竞争激烈,平台为吸引用户,往往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商家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不得不降低价格。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在多个平台、多家店铺间比价,价格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线下药店受地域限制,覆盖的消费群体有限,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价格调整的动力不足。此外,部分线下药店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消费者难以全面了解周边药店的价格,这也为部分药店维持高价提供了空间。
    如此明显的药价“剪刀差”,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对消费者而言,高价买药增加了经济负担,尤其是对那些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日积月累,费用相当可观。同时,价格的不透明也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对医保基金而言,线下药店利用医保支付的便利性抬高药价,可能导致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影响基金的安全与可持续性。长此以往,还会扰乱医药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规范药价,迫在眉睫。医保部门已在行动,国家医保局要求将线下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与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比对,发现高价及时督促调整。陕西等地也出台政策,限定线下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线上展示价格的一定比例。但政策落实还需持续发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线下药店价格的监管,加大对价格欺诈、哄抬药价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药店自身也应积极求变,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以应对线上竞争的冲击。通过优化采购渠道、提高运营效率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从而降低药价。同时,利用线下的优势,提供专业的药师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增加消费者的信任与黏性。消费者也要增强维权意识,学会利用医保药品比价小程序等工具,在买药前多比价,发现价格不合理及时投诉,用行动倒逼药店规范定价。
    药品关乎民生,价格理应合理、透明。消除药价“剪刀差”,让线上线下药价趋于公平,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要求,也是维护医药市场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