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27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江苏省淮安市工商联: |
商会牵引,驱动民营企业治理现代化建设新引擎 |
|
|
|
|
|
|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工商联和江苏省工商联民营企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要求,淮安市工商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发挥商会组织的牵引作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淮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夯实商会发展根基 淮安市工商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建设作为商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市229家商会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通过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不仅提升商会党支部的服务力和战斗力,更强化商会对会员企业的政治引领功能。 与此同时,淮安市工商联提出“法律赋能商会建设”机制,联合市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成立“淮安市总商会法律服务团”,组建20支法律护航服务队,每个服务队挂钩1家市直商会并由队长担任专职法治副会长,累计开展专项法律服务50余场,向企业出具法律风险报告327份,调解商事纠纷120余起,推动20家商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通过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企业面临的法律难题,也为商会合规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激发企业治理活力 淮安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构建“以商带企、以企促商”良性生态,引导商会建立“制度共建”机制,组织32家龙头企业与120家中小企业开展结对帮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推动商会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商会+企业+第三方机构”的协同模式提供“定制化服务”,不仅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且显著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洪泽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引入跨境合规服务机构,针对非洲市场特点,帮助17家会员企业建立出口贸易风险防控体系,通过线上调解和法律支持成功挽回损失1200万元,这一案例入选全国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盱眙县餐饮业商会、龙虾协会构建“养殖基地+加工企业+销售平台”全链条治理体系,推动38家会员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产品溢价率达25%,相关经验在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商会复制推广。 提升商会服务能力 为提升商会服务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淮安市工商联坚持商会秘书处职业化建设,推动市、县(区)、镇街商会配备具有经济、法律或管理专业背景的全职秘书长及工作人员。同时,支持商会选聘资深执业律师或法务专家担任法律顾问,为商会决策和会员企业提供嵌入式、常态化法律与治理咨询服务。目前,超过80%的市直商会配备了法律顾问。 此外,还搭建了“淮商大讲堂”“淮商学院”等培训平台,围绕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合规风险防控等关键领域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会员企业更新理念、提升素质,推动决策机制从“家长制”向规范化转型。这些举措有效提升商会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商会更好地服务企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安市工商联高度重视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通过深度挖掘、系统梳理商会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做法与突出成效,精心选树了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通过全市工商联系统工作会议、微信公众号专栏、企业家座谈会等多种渠道进行立体化、全方位推广宣传,让先进经验成为广大民营企业学习的标杆和追赶的目标,让“盆景”真正变成了“风景”。 这些典型案例的选树和推广不仅激发了企业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其中,淮安市宿迁商会“构建‘调解+合规+公益’三位一体的治理赋能体系”入选全国工商联“商会推进法治民企建设典型做法”,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规范企业治理”入选“江苏省首批民营企业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典型案例”。 下一步,淮安市工商联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持续发挥商会组织牵引作用,集聚优势资源,形成系统合力,带动民营企业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道路上行稳致远,为推动淮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朱翔卢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