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8-26
2025-08-26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老牌百货商场寻求“突围”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73

    日前,百盛商业集团宣布位于北京复兴门百盛商场将于2025年底闭店,这座运营了31年的老牌百货商场,曾见证北京零售业的黄金时代,却在新消费浪潮中被淘汰。
    1994年开业的北京复兴门百盛,是百盛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店,凭借外资品牌优势和现代化管理模式,迅速成为北京商业的一张名片。然而,时至今日,商场内客流稀少,多数服装品牌已开始1-5折的清仓促销,为撤柜做准备。
    据悉,本次百盛商场闭店是百盛集团提前终止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的租赁合同。其中,总面积约1.724万平方米的营业空间将于2026年1月1日归还,百盛需向中国工艺美术集团支付1170.12万元违约金。
    百盛集团提前结束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的租赁合同,或许与近年来持续亏损有关。具体来看,百盛集团2020年-2024年财报显示,除2023年小幅盈利6641.3万元外,其余年份均亏损,2020年亏2.5亿元、2021年亏1.76亿元、2022年亏4.13亿元、2024年亏1.75亿元。
    截至目前,2025年第一季度,百盛集团同店销售下降19.2%,2025年一季度股东应占利润同比骤降82.31%至337.5万元。在成本压力与业绩下滑双重夹击下,提前解约或许是百盛集团的“止血”之举。
    百盛集团的困境并非个例。当前,消费者有更多便捷的选择,传统百货的价值被削弱,传统百货商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客群减少,业绩下滑的局面,不少传统百货商场面临转型压力,陆续停业升级改造。
    事实上,建筑过时、缺乏现代化的购物环境和便利设施、缺乏多样化商品和服务……老牌商场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在营销策略和顾客体验上也往往缺乏创新,老牌商场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更难以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百货店零售额出现2.4%的同比下降,这一趋势凸显了传统百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实现3.5%的增长,这一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传统百货在现代零售市场中的生存空间正被不断挤压。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百货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型购物中心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例如,北京首家京东MALL在5月31日开业,作为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京东MALL,京东MALL(北京南三环店)拥有7.8万平方米的超大空间,以及“沉浸式体验+全品类覆盖+场景化服务”三大特色,从低效楼宇蝶变升级南城家电家居3C数码一站式文化潮购地标。
    此外,京东MALL将中轴线文明与现代潮流科技生活相融合,涵盖多重商业业态,集吃喝玩乐于一体,让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集潮流购物、沉浸式场景体验、多元便捷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体验
    除京东MALL外,超级合生汇同样采取多元新兴业态模式。据悉,北京超极合生汇自去年4月18日开业以来,客流已超40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30亿元。今年5月,北京超极合生汇东西区正式合体,入驻品牌数量达到近800家,单日最高客流曾突破30万人次。
    据了解,超级合生汇的成功秘诀在于其深度融合智慧商业与多元新兴业态的策略。项目引入大量首店品牌,如超级安踏北京首店、DIDIMAX北京首店、CAMEL ACTIVE全国旗舰店等。同时,朝阳合生汇正引进AI技术,打造涵盖3C产品的全新集合区域。通过商品数字孪生、虚拟商店和游戏购物等新型消费场景,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不过,面对新兴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一些传统百货已经开始了转型之路,北京近年掀起了老百货焕新浪潮。今年2月14日,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王府井”)发布公告称,新燕莎MALL经营场地《租赁合同》将于3月31日期满,自4月1日起,新燕莎MALL、北京燕莎友谊商城金源店及北京贵友大厦金源店将停止经营。
    对于新燕莎MALL的停业,王府井称,公司正处于业态迭代的关键期和新业态发展的培育期,公司将加快迭代业态及门店结构,优化发展模式和要素配置,持续焕新经营内容,着力打造具有号召力的生态融合场等。
    值得关注的是,拥有长达94年历史的北京西单商场,在2024年底宣布闭店改造的消息。据悉,改造后的西单商场将不再只是购物的场所,它将转型为一个融合时尚零售、文化体验和社群娱乐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通过升级改造,老商场可以优化空间布局、引入新兴业态、提升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例如,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通过引入网红项目和平菓局,成功吸引大量游客和年轻消费者。
    老商场的闭店潮并非终点,而是一场“向死而生”的变革,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商业体正以多元姿态焕发新生。它们的转型之路,不仅关乎自身存续,更映射出中国消费市场从“量”到“质”的深刻变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