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8-26
2025-08-26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亨通集团:将人才战略“置顶”企业发展全局

作者: ■本报记者李洁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79
    
    日前,江苏省人社厅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特级技师名单公布,亨通集团旗下三家企业孙伟、冯富、戚仁宝、张功会4人获评特级技师。至此,亨通集团已累计有16人获评该职称。这份成绩单,既是企业深耕技能人才培养的生动注脚,也是其将人才战略置顶企业发展全局的有力佐证。
    作为全省首批“新八级工”试点企业,亨通集团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始终走在前列,是全省首家被授予正高级职称评审权、首批拥有特级技师评审权的民营企业。亨通集团不仅畅通企业内各类专技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还提升员工职称评审的热情,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促进人才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此次获评的4位特级技师,正是这一体系培育出的优秀代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以匠心铸精品,以创新破难题,诠释着新时代技能人才的使命担当。
    在技术研发制造领域,孙伟始终秉持创新思维,深耕综合布线、FTTA基站用射频拉远光缆等产品的调试研发。他打破传统观念束缚,通过行业对标拓宽思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产品性能。围绕公司提质增效目标,他牵头推进文件标准化、工装设备优化等举措,在识别生产风险、制定预防策略的同时,联合原材料厂家开发高性价比材料,将客户需求精准转化为工艺标准,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排头兵”。
    投身电线电缆行业十五载,冯富的成长轨迹与亨通的发展历程深度交织。作为国际大长度“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交付项目经理,他用专业能力保障了多个海外重大工程的顺利落地。从起草《光电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团体标准,到领衔江苏省“冯富技能大师工作室”,他凭借对海底光缆检测标准的精准把握,为研发生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成为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桥梁”。
    十六年扎根光纤制造“拉丝环节”,戚仁宝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行业技术达人。他主导或参与33项重大技术攻关,在超低损耗光纤(G.654.E)工艺优化、180μm细直径光纤量产等领域实现突破,其中G.654.E光纤产业化项目将产品综合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支撑公司中标国家重大工程。他不仅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1000万元,更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构建“传帮带”体系,近五年培养出6名技师及高级技师、7名核心技术骨干,用12项授权专利(含5项发明专利)诠释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深耕光纤光缆行业16年的张功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深厚积淀,在高端光纤国产化领域持续突破。作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他主持3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攻克20余项核心工艺难题,获授权专利21项,发表学术论文19篇。他带领团队突破氦气依赖、超低衰减、多芯复用三大技术壁垒,近五年创造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海洋通信、高算力网络等国家战略领域,用“精研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化创新”的使命担当,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秉持“创新发展人才先行”理念,亨通集团近年来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机制。打造“十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H型”人才发展通道、“四航”人才培养计划、“短中长期”人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人才体系,构建并完善从初级工到高级工、从技师到高级技师和首席技师的职级纵向评价体系,以赛促学、以学促赛,持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助力一批批技能工匠成长成才。先后荣获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公共实训基地等。
    如今,亨通集团已经成为赋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大舞台,拥有各类技能人才8000多人,其中省级工匠、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卓越技师、高级技师近400人,一批批优秀技能人才不断集聚和涌现,成为亨通不断打破垄断、填补空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生动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未来,亨通集团也将持续深化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建设高水平知识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