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8-25
2025-08-25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脑机接口加速走向产业化

今年中国市场规模或将突破38亿元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177

    脑机接口,作为一项未来产业和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硬核科技,正得到大力扶持。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明确五大重点任务,细化17项具体举措,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
    专业机构分析预测,脑机接口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并站在“风口”上。行业相关企业正在开展布局。
    形成较完整产业链
    国金证券表示,脑机接口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主要包括脑电采集设备、外联外控设备、基础数据库及系统软件等;中游为脑机接口系统,包括脑机采集平台和脑机接口设备;下游应用于医疗、工业、教育、交通、生活及娱乐等领域。该赛道应用场景多元化、产品及研发路径丰富。
    一个完整的脑机接口系统包括脑电信号采集、信息解码处理、信号输出/执行、外部设备、反馈环节五个部分。国内部分头部企业已集中在非侵入式领域产品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产品将走向商业化。
    关于国内的发展情况,据开源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8亿元,医疗健康占比56%引领应用,非侵入式技术占市场82%主导发展。到2028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60亿元。
    展望全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增至29.3亿美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50年全球及中国脑机接口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到26.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06%。脑机接口下游应用市场潜力大,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达到1450亿美元。
    相关行业企业加力布局
    在脑机接口赛道上,在政策推动下,相关行业企业正在布局发力。强脑科技、博睿康、脑陆科技、柔灵科技等国内相关公司持续加码布局脑机接口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创新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脑机接口技术研发水平,推动脑机接口商业化进程。
    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衷华脑机”)的脑机接口技术表现令人关注。其主营产品为6万5千通道双向微针阵列、植入系统及脑电信号采集、存储、分析于一体的软硬件开发平台。拥有包括微电子机械(MEMS)、CMOS集成电路设计/封装、结构设计、光学、电子、通信、系统集成、人工智能、脑机算法等几十个专业方向的技术创新平台,组建了从底层核心芯片到脑机接口系统总体的完整科研体系,科研生产紧密衔接,研发生产一体化运行。已研发多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脑机接口产品,申请228件国内外专利。
    谈及该公司产品——6万5千通道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衷华脑机董事长黄立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这是全球首款6万5千通道双向微针阵列;搭配气动植入机构,实现微针阵列一次植入;包含通信控制模块、光纤采集卡以及上位机分析软件,集神经调控和数据采集分析功能于一体,为脑科学研究提供高效处理方案。
    衷华脑机以此为起点,研发出包括6万5千通道、双向脑机接口芯片、神经信号就地处理技术、微针一次植入、多脑区计算模型在内的神经信号就地处理技术。可应用于脑功能研究、脑网络研究、神经科学探索、听力恢复、癫痫治疗等领域。
    黄立表示,过去5年,团队持续深耕脑机接口技术,已自主研发出6大系列共58种规格的产品,并在大鼠、巴马猪、猕猴等构建的帕金森、抑郁、脊髓损伤等多种动物模型中,系统验证该产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技术正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
    百度公开信息对脑机接口作出释义:这是一种前沿的跨学科复合技术,融合神经科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医学等多学科,可以直接读取大脑的神经信号来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等对神经活动进行解码,解析出神经活动中蕴含的主观意图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输出相应的指令,操控外部装置实现与人类主观意愿一致的行为,并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反馈信号,构成交互式闭环系统。
    目前,脑机接口技术正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脑机接口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B2B和B2C两种模式。B2B模式下,企业向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提供专业的脑机接口设备和服务,用于神经疾病的诊断、康复治疗及功能替代等。B2C模式下,企业面向消费者市场,推出家用型脑机接口设备,应用于教育、娱乐、智能家居控制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脑机接口行业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今年以来,我国脑机接口产业政策利好不断,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得到高度重视。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北京、上海等地发布了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相关领域企业也不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指出,脑机接口技术将引领医疗新变革,并预测其突破性进展将率先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他认为,当前研究需克服新型电极材料开发、神经信息解码等技术挑战,并强调非侵入式技术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脑机接口产业前景广阔。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