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11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育儿利好政策有望激活多重消费 |
|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08 |
|
|
|
|
|
|
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幼儿园进行相应减免。 据《意见》,中央财政按地区经济水平分档补助50%-80%,地方政府配套剩余资金。该政策直接利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府补贴将提升其盈利能力。此外,此项育儿利好政策还降低了家庭教育支出,有专家预估全国每年可减轻家庭负担支出数百亿元。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2025年1月1日起,所有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均可享受每孩每年3600元的补贴支持,直至年满3周岁,覆盖所有合法生育家庭。业内分析,这项利好政策预计每年惠及2000万家庭。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再到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等,真正惠及民生,刺激并带动相关行业。就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这两项政策而言,将刺激多重消费,释放消费潜力约千亿元,对多个产业与经济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其一,惠及多个领域发展。家庭育儿成本降低,促进了生育意愿提升,关于婚恋婚庆、辅助生育、母婴行业、家政托育、儿科医疗、儿童教育、多孩家庭改善升级住房需求等行业都将迎来利好。 比如母婴市场,有预测分析,育儿补贴政策预计带动乳制品行业增长5%-8%。此外,线上线下母婴零售销量将持续提升,下沉市场消费潜力也将不断释放,玩具与早教产品等也将迎来利好。据企查查数据,近十年母婴生活护理相关企业注册量呈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全年注册9.41万家,同比增长10.78%。 又如托育服务,目前全国托育机构覆盖率仍偏低,需进一步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在利好政策的加持下,近年来托育服务市场热度渐现。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国内托育相关现存企业达13.59万家,近三年内注册量快速增长,超三分之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达1518.1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2323.1亿元。随着育儿利好政策持续推动,婴幼儿托育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前景广阔。 其二,直接减轻家庭负担。对于育儿家庭来说,政策利好将为一个家庭节省育儿支出每年达数千元至数万元。从激活消费的角度来看,这些利好政策将推动释放育儿家庭的消费潜力流向母婴、教育、托育等行业,也将推动教育、母婴消费、托育等多个产业的发展。随着如托育补贴、住房支持等利好配套政策的完善,将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持续激活多重领域消费。 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加速推动政策落地,切实降低育儿成本,此外,多举措建立促进生育的社会环境,如完善就业政策,加强推动对生育的利好措施;企业建立家庭友好的职场机制与重视家庭的职场文化等。多方面建构育儿利好的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职场环境,从长远来看,不仅利于人口的素质提升,更将持续提振多领域的消费。 对经济发展来说,人口仍是关键要素。建立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值得期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