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06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提振消费!国务院部署两项贴息政策 |
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力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39 |
|
|
|
|
|
|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财政贴息有利于发挥财政的杠杆效应,通过贴息的方式,可以撬动更大资金规模,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记者了解到,多家商业银行迅速部署,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力。 供求两端双向发力提振消费 本次政策聚焦分别从“个人消费”与“服务业经营主体”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消费。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力点,是当前和未来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是应对内外部冲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财政贴息,一方面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运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支持和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适度让利于民。财政贴息政策将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并强化与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记者表示,本次贴息政策体现了财政政策“精准滴灌”与金融政策“活水养鱼”的协同思路,能起到精准激活消费、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畅通内循环、有效释放内需潜力的作用,是对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快速有效落实。 伍超明进一步分析称,从微观层面看,财政资金对特定贷款利息进行直接补贴,降低居民购置大宗商品、提升生活品质的信贷门槛,直接释放消费潜力;缓解服务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流动性压力,为其设备更新、服务升级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需求端+供给端”双向发力,有助于打通消费与生产的良性循环。 银行业迅速部署落实贴息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抓好贴息政策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落地,同时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 多家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启动一系列提振消费扩内需等活动。 交通银行及时研究制定了《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共提出了六大行动、35项具体措施,推出个人贷款整体品牌“交银惠贷”,开发惠民家居贷、商圈惠贷、链享惠贷等提振消费专属产品,从供需两端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后续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贴息政策要求,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更好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精准滴灌商圈金融需求,切实发挥交行零售信贷在促消费、扩内需、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农业银行表示,前期制定实施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供给,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开展金融纾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农业银行将积极落实会议部署,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提升办理效率,加强资金合规使用,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直达广大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及时将好的政策精准传导至千企万户,持续为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和惠民生贡献农行力量。 …… 多家商业银行表示,将切实做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传导落实。 将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力 “在大力提振消费的背景下,适当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提高贷款额度,合理延长贷款期限,放宽相关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满足居民大宗消费和日常消费需求,帮助商户、企业扩大销售业绩,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董希淼表示,下一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对消费贷款的管理要求,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客户资质、需求和风控能力,与客户协商自主确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 董希淼表示,对消费者而言,申请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和实际需要,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 贴息政策落地实施,将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改善相关经营主体经营状况,有助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扩大消费贷款及相关贷款投放,也有助于金融机构减缓息差缩窄压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