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05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育儿补贴政策落地 |
母婴产业链迎来发展新机遇 |
|
作者:
■本报记者祝凤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32 |
|
|
|
|
|
|
育儿也将迎来“国补”。日前,《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落地,标志着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育儿现金补贴。 根据方案细则,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无论孩次,每孩每年可获得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对于政策公布前出生且未满3岁的婴幼儿,也按应补贴月数折算发放。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享受政策,仍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 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业内观点认为,生育补贴政策有助于为家庭实现减负,提升出生率。同时,也将拉动母婴连锁、乳制品、婴幼儿用品、产后护理等行业发展。 受政策发布影响,7月29日、30日母婴概念股集体爆发。从7月30日收盘来看,阳光乳业、佛慈制药、安正时尚、贝因美等上市公司股价涨停。从5日涨幅来看,三元基因5日涨幅达36.17%,康泰医学涨幅达35.81%,康芝药业上涨34.6%,佛慈制药上涨33.94%。 近年来,我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954万人,出生人口较2023年增加52万人,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2018至2024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稳步上升,2024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为76299亿元,预计2027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89149亿元。 从企业数量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母婴生活护理相关企业33.07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全年注册9.41万家,同比增长10.78%。截至目前,2025年已注册5.25万家,其中前6月注册4.54万家,同比增长4.64%。 3600元补贴能为母婴市场带来什么变化?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此次公布的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方案兼顾存量及增量婴幼儿。按2000万婴幼儿计算,年补贴规模720亿元,假设60%用于母婴消费,对母婴行业的年消费增量约432亿元。 华源证券认为,随着母婴人群逐渐年轻化,更为注重优生优育及科学育儿,产后恢复护理、婴幼儿用品及食品、孕育课程等需求增加,或有望刺激母婴行业的发展。 中信证券认为,育儿补贴制度落地,四大领域迎接机遇。首先是乳制品行业,婴配粉作为婴幼儿的必需消费品,将直接和生育需求政策强绑定,若生育补贴政策有效提振生育需求,则直接利好婴配粉行业需求增长。此外,青少年是奶酪和液奶消费主力军,若生育补贴政策提升生育需求,则未来几年青少年群体数量有望受益新生儿数量增加而增长,间接利好奶酪和液奶需求增长。同时,下游乳制品需求若较好增长,有助于上游原奶行业供需改善。 其次是母婴连锁行业。伴随着门店优化调整,今年以来头部母婴连锁零售公司已实现门店端同店收入增速转正,报表端也已有较明显改善。中信证券认为,母婴连锁板块直接受益于育儿补贴,生育率提升有望带动同店数据表现持续回暖,且母婴连锁公司业绩对同店数据表现的敏感性较强,业绩弹性值得关注。 婴幼儿用品行业也将直接受益,育儿补贴有助于生育率回升,婴幼儿用品相关公司直接受益于扩大的用户群体。 产后护理服务也值得关注。数据显示,中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2019至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未来5年预计达到25%。2024年中国内地的产后护理市场渗透率17%,对比新加坡57%、韩国68%、中国台湾77%,有明确的增长空间。育儿补贴、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三孩等政策的相继落地,有望一定程度提升居民生育意愿,扩大新生人口基数,对月子中心在内的产后护理行业形成积极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