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05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一片玻璃为媒,搭建连接国界“心”桥梁 |
福耀集团已在全球12个国家建立现代化研产销基地与商务机构 |
作者:
■石磊王嘉琪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58 |
|
|
|
|
|
|
一片玻璃,连接世界。从中国到美国、欧洲……福耀集团已在全球12个国家建立了现代化研产销基地与商务机构,这不仅是一个个业务拓展的足迹,更是一幅幅多元文化交融的生动画卷。 三位福耀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跨越山海的真挚情谊,讲述福耀以一片玻璃为媒,搭建连接国界“心”桥梁的动人故事。 用化繁为简的智慧扣紧“友谊纽带” Odie(欧迪)加入福耀美国11年,肩负着宝马、本田等核心客户的物流保障任务。经验丰富的Odie负责新员工的叉车培训时,面对语言障碍,他尝试“化繁为简”:将复杂的操作流程转化为简洁语言、醒目图标,辅以生动的肢体演示。为保障安全,他特意学会了中文“安全带”的发音,反复强调:“即使无人监督,上下百次,也必须系好!”团建中,Odie还会主动用简化式的英文和中方同事交流,如同每个清晨,他用“早上好”开启一天,换来中国同事温暖的“Good morning!”这些微小的互动都让团队氛围轻松融洽。 Odie的真诚与乐于助人,让他成了中国同事信赖的“生活顾问”。有一次一位中方同事拿着车险邮件焦急地找到他:“是不是出问题了?”Odie仔细看完,笑着宽慰:“别担心,只是通知下期保费因通胀上调。”看着同事眉头舒展,Odie觉得无比满足:“能让别人脸上挂上笑容,就是我的小成就。”这份点滴相助中建立的信任,让跨文化的工作环境充满了人情味。 Odie坚信不同文化能碰撞出智慧火花。例如,他注意到中国同事采用的成品装箱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还显著提升了安全性,便立即在部门推广了这种源自中国智慧的“妙招”。如今,他庆幸当初没有因为长路程放弃这份工作,正是福耀开放多元的环境,拓宽了他的视野,也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让孩子无忧……这些都让我感恩。” 架起团结融合、共学共进的桥梁 福耀美国的Rodney(罗德尼)用十年时间从时薪制操作工成长为资深经理。生产初期,文化差异带来了挑战。Rodney敏锐地发现,中美员工表达方式的不同可能造成误解,有时会让当地员工感到“唐突”。于是他决心成为双方桥梁,推动互相理解:“不能仅仅告诉操作员做什么,更要耐心教他们怎么做,多解释多沟通。”最初,双方要么坚持“中国方式”,要么坚持“美国方式”,工作常陷两难。但共同奋斗中,大家逐渐意识到,中美同事是可以互相学习的。结合双方所长,任务效果往往更好。良好的沟通成了破局的关键。 Rodney与中方同事王小强在合作中,面对语言不通,一个词不懂,他们查字典、用翻译、打印资料……直到彻底理解。他们深知,机器翻译的粗糙可能制造误会,而耐心澄清则能避免损失和情感伤害。这份执着不仅成就了高效工作,更铸就了他俩的深厚友谊,使他们经常不谋而合。Rodney还将此法推广,开创了轻松独特的部门“单词挑战”:每天生产会议学习一个新词,如“预防性”“真空”,有效提升了团队英语水平。 多年合作,Rodney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他特别钦佩中方同事面对问题时的“情绪冷静”,便开始学习——喝茶静心,他笑言自己彻底成了一个“茶人”。工作之外,他与同事的关系同样紧密:游乐园、棒球赛、烧烤聚会……最难忘的是两次中国行,来到福耀总部与老友重聚。“虽然地理距离把我们分开,但是友谊历久弥新。”把酒言欢的时刻,他都深深记在心底并期待:“继续在福耀一起学习、成长,创造更大辉煌。” 斯洛伐克张同广的“尊重密码” 福耀斯洛伐克的张同广,带领团队跨越建厂初期的文化鸿沟,形成了如今中斯员工亲如一家的现状。 初抵斯洛伐克,张同广等中方同事便遭遇了语言和文化的双重“打击”。沟通靠翻译软件,效率低下;工作理念上,当地员工更崇尚个人主义,加班需要商量着来。但张同广说:“可以理解,他们大多有家庭农场需要打理。我们在海外,必须尊重当地风俗,诚心拉近距离。”面对筹建的压力,中方团队先从自身出发,苦学英语,深入一线耐心培训、传授经验,他们的敬业与多技能赢得了当地员工的认可。同时,福耀对当地员工成长规划的重视,也让他们更愿意配合工作安排。“大家互相尊重互相认同,才能打造高效国际化团队。” 作为技术骨干,张同广的重要任务是让当地同事掌握生产技术,他将目标瞄准了语言能力强但行业零基础的托马斯。在他们毫无保留、耐心细致地指导下,托马斯飞速成长,不仅学到了玻璃知识,更承担起制作斯语工艺指导书的重任。他常兴奋地说:“我又向中国同事学到专业技术啦!”托马斯从基建职工到工艺经理的成长轨迹激励了当地员工,高效多元的团队逐步成型,有力支撑了福耀的欧洲业务。 工作上是“老司机”,生活上中方员工则是被照顾的对象。车子故障、交通违章,当地同事总是热心相助。业余时间,友谊在美食与聚会中升华,张同广常邀请同事品尝中国火锅、饺子、烧烤。当地员工也热情回请,在自家花园聚餐,分享鹿肉香肠、家酿果酒。工厂的开放日、圣诞聚餐、春节庆祝等活动,更让中斯员工及家属在融洽氛围中结下深厚情谊,让心与心贴得更近。张同广说:“大家是同事也是好朋友。” 从“简化密码”到“单词挑战”再到“围炉吃串”,这是福耀作为“国际文化桥梁”最生动的注脚。它们展现了当“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沟通精神,与“彼此尊重”的包容心态相遇,当“化繁为简”的智慧融入日常协作,当中外员工优势互补、情谊交融,高效而温暖的国际化团队便自然形成。正是这一座座由福耀中外员工,深厚情谊筑起的“心”桥梁,让一片玻璃跨山越海,连接世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