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8-01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优化跨境结算 一体化授信支持 |
多元化金融服务护航企业“出海” |
|
作者:
■董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544 |
|
|
|
|
|
|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其中,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我国外贸保持较强韧性,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 各家金融机构将持续以产品创新为锚,以银政合作为舵,以场景拓展为帆,为支持外贸新业态、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贡献金融力量。 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为助力全球贸易发展,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推进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见效,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保障,尤其在支持稳定外贸领域,展现出专业化、差异化及定制化等特征,为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跨境结算秒到账 科技赋能打通企业出海融资痛点 2025年以来,我国外贸展现出独特的韧性和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且明确要求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 外贸发展所需,金融服务所向。如何便利跨境资金融通?如何更好地服务小微外贸型企业?面对外贸企业业务拓展的一个个痛点难点,银行业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专业化优势,以更具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方案,切实担当推动外贸发展的“主力军”和“压舱石”。 浙江义乌以“小商品城”闻名,民营小微经济发达。随着义乌小商品城出海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当地商户反映,在与海外客户结算货款时,经常遇到收款链路长、汇兑成本高、时效不可控等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工商银行阿布扎比分行与浙江分行内外联动,用一座“数字金桥”把远隔6000多公里的义乌和阿布扎比联结起来。 据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商银行通过上线“跨境e电通”海外版,打通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等交易电子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全线上智能审核电子信息、海运物流涉敏筛查等多个境外特色功能。同时,借助阿联酋向境内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实现跨境人民币汇款,帮助小微企业大幅降低综合收款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仅需10分钟,订单资金就能从工商银行阿布扎比分行的账户上支付到工行任一境内分行的账户里,有效提升了跨境电商新业态金融服务效能。 无需等待人工审核,在中国银行企业网银页面点点鼠标,一笔跨境款就能瞬间穿越国界,“秒”速直达境外银行。 近日,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自贸区支行成功为区内某知名冷链企业办理了首笔跨境汇款“直出账”业务,为企业资金跨境结算开辟“高速公路”。 科技驱动、场景渗透、数据赋能,中国银行通过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不断完善企业网银系统功能,在前期“直入账”基础上,推动金融创新服务提质扩容,直击企业跨境支付环节的“痛点”。 “直出账”业务模式为贸易便利化试点企业量身定制,通过线上渠道提交汇款指令,系统依托智能规则引擎进行毫秒级自动审核验证。审核通过后,资金瞬间“直出”,全程“零”人工干预。据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模式相比,单笔境外汇款时效从30分钟压缩至3分钟以内,显著降低企业跨境资金管理成本。 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积极服务浙企“走出去”,发放跨境直接融资超80亿元;服务跨境电商企业收款总额超20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设立全年专项信贷额度2000亿元、贸易融资专项额度800亿元。截至6月末,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超1900亿元,较年初增加204亿元;1-6月投放国际贸易融资近600亿元,同比增长38%。依托农银集团优势,该行加强境内外联动,为优质外贸企业提供出海投资、海外上市、跨境并购、境外发债、对外承揽工程等融资增信。1-6月支持“走出去”项目138个,相关业务量同比增长70.6%。 量身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精准助力民企“走出去” 如何更好盘活资金链?怎样高效满足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近年来,多家银行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发力,加大信贷投放,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质效,助力企业在海外闯出新天地。 在山东,杰瑞集团作为石油设备制造领域的先锋,近年来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效的生产体系,加速布局海外市场,65%以上的海外承包工程项目集中在中亚、中东、北非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海外投标过程中,对手方要求开立小语种、小币别保函的情况较为普遍。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针对企业海外项目投标、履约保障需求,量身定制保函服务,近两年累计为集团提供跨境担保服务4.3亿元,覆盖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为集团参与国际竞标提供了坚实的信用背书。同时,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还提供贸易融资服务,依托贸易融资产品组合,帮助企业盘活资金链,提升海外订单承接能力。 此外,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设施联通”要求,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沿线高铁、电站、公路等基础设施支持力度,2024年以来累计为87家鲁企在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提供近60亿元保函金融服务,覆盖41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当前,广东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下,为广东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构建涵盖进出口押汇、信用证、汇率避险等多元化服务体系,积极服务辖内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支持优质外贸企业“走出去”。 在广东汕头,注塑车间内的机器声隆隆作响,一个个玩具配件应声而出,旁边的流水线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组装,这一幕是汕头市澄海区某玩具厂近15000平方米厂房内的日常工作场景。这一批遥控类玩具,在包装成成品后,正准备销往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 汕头市澄海区是中外闻名的玩具礼品生产出口基地,由于传统的欧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才积极寻找转变及开拓新兴市场渠道。”企业主邱先生坦言,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发展及“一带一路”建设在产品多样化和目标客户多元化方面为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提供了新机遇,而邮储银行澄海支行的金融支持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邮储银行澄海支行去年就通过特色化产品——可流转集体土地抵押贷款为企业提供授信1000万元,支持其拓展销售渠道。今年遇到市场行情不好时,企业续贷资金压力比较大。该行了解后第一时间响应,通过无还本续贷的方式为其续贷,既不占用企业的生产经营周转资金,又简化了贷款办理手续。“有了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我们将继续为澄海玩具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出更大贡献。”邱先生满怀信心地说。 截至2025年3月末,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外贸企业融资余额近280亿元。 此外,各银行还通过设定增长目标、开展专项行动等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根据中行年初公布的目标,2025年计划为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贸易结算超过1.7万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14万亿元。今年4月以来,进出口银行积极开展转贷款支持专精特新小微外贸企业专项行动,并于日前在浙江成功落地两笔小微外贸企业风险共担转贷款,专项用于支持专精特新小微外贸企业。 协同发力 构建金融生态圈 护航外贸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积极创新协作机制,多维度支持外贸企业发展。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金融业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协同、产品创新、科技赋能等多维举措,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交易成本,为稳外贸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为破解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微众银行、深圳市南方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四方联动,联合推出“政策性银行+政策性保险+数字银行+政府数据平台”的新模式,并发布专属于外贸小微企业的纯线上无抵押的信贷产品“微贸贷”。“该产品打造数据贯通、线上直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面,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服务。”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负责人介绍。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出海”之路既是机遇更面临风险。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佩忠看来,金融机构应加大力度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通过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拓展国际多元市场、加强贸易金融支持保障和加快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大力稳外贸、稳产业链、保企业、保就业。 (图1)中行深圳分行联合中银国际为其提供贷款、跨境资金结算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晶泰科技有限公司高速发展。中国银行供图 (图2)在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关键节点上,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其提供3000万元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中国银行供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