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31
2025-07-3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南京江宁高新区瑞鸿细胞和基因产业园:

“产研创”融合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作者: ■金艳峰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62

    在南京市江宁区这片生物医药产业热土上,一座以“产研创”深度融合为特色的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快速崛起。南京瑞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打造的瑞鸿细胞和基因产业园(简称“园区”),通过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全链条培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作为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承载区,江宁区拥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知名高校资源,产业基础雄厚。但长期以来,研发、中试、产业化等环节分散,制约了成果转化效率。园区创新提出“产研创”一体化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痛点。
    “与传统园区相比,我们更注重产业生态的构建。”日前,在江宁区工商联的调研中,南京瑞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巢捷介绍,在江宁高新区的指导和支持下,园区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研发机构紧密合作。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提出课题,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则能快速对接产业资源,实现从创意到产品的全流程贯通。
    在空间规划上,园区创新采用“低密度孵化+高层量产”的垂直布局模式。2-5号楼定位为研发孵化区,配备共享实验室和灵活分割空间;1、6号楼则聚焦规模化生产,满足GMP洁净车间需求。两区之间设置150米“中央绿轴”,集中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高效便捷的“3分钟步行工作圈”。
    这种布局产生了显著的协同效应。以某生物科技企业为例,其在5号楼研发取得突破后,园区迅速协调3号楼提供中试场地,并协助建设符合GMP标准的生产线,使产品快速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转化。
    园区构建了完整的孵化培育体系:众创空间筛选优质项目,孵化器提供专业服务,加速器助力规模扩张,最终实现产业化落地。南京生航生物就是典型代表。2018年,该公司从众创空间起步,经过孵化器培育、加速器成长,现已建成GMP标准车间,年销售额近亿元。
    “瑞鸿细胞和基因产业园是一个有温度的园区。”一位在园区创业的教授感慨地说。巢捷表示,“我们就像企业的成长伙伴,在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支持。”目前已培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医疗器械等领域企业数十家,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
    针对生物医药行业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园区打造了多元化服务平台。引入江苏艾洛特医药研究院共建3200平方米公共技术平台,提供从研发到申报的全流程服务;设立医学概念验证中心,帮助项目完成原理验证到产品验证的跨越;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会,为初创企业搭建资本桥梁。
    “在这里,我们可以专注于研发,其他问题园区都帮我们解决了。”一位入驻企业负责人表示,园区的专业服务大大降低了创业风险和成本。
    展望未来,园区计划进一步深化“产研创”融合,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加强产业协同创新,持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同时,园区将积极布局合成生物学、AI制药等新兴领域,为南京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注入新动能。
    巢捷表示,园区的创新实践,为破解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转化-生产”脱节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有望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