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30
2025-07-30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以数字经济之翼助力民营经济高飞

作者: ■王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56

    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营造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让民营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投入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着深刻变革。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日前在福建泉州召开,众多关键议题中,“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深度关联备受瞩目,二者融合发展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前行的重要力量。
    数字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分享的数据可见一斑: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专利申请与数字技术挂钩,人工智能相关产权和专利增长高达800%。这表明,数字技术正全方位、深层次地渗透到经济的各个角落,重塑产业形态。对于民营经济而言,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更是不可回避的挑战。
    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与韧性的部分,一直以来凭借灵活的机制和创新的冲劲,在市场浪潮中勇立潮头。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民营经济更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过去十年,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存量突破1万亿美元,在海外设立超4万家企业,覆盖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等全链路生态日趋成熟,已然成为数字丝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全球神经元”。以福建泉州的安踏智能工厂为例,AI动态调度让生产效率提升300%,生产线可同时生产不同功能产品,AI辅助设计系统将产品开发周期从1个月大幅压缩至10天,2024年订货金额超20亿元。这充分说明,即便在看似传统的运动鞋服行业,数字经济也能激发无限新动能,助力民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然而,民营经济在拥抱数字经济的进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在被称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不少企业仍停留在“口头协议”“小本记账”的传统管理模式,与智能化需求脱节。另有一些民营企业在数字应用环节面临着数字化基础薄弱和认知偏差的双重困境:没有数据积累,便如无米之炊;对技术边界认识不清,又易陷入盲目跟风。同时,全球IPv6论坛创始人兼主席拉提夫·拉蒂德所警示的数据孤岛与安全风险问题,也严重威胁着数字经济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底层支撑。
    诸多挑战的破局之道在于多方协同合作。民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审慎选择技术路径。各方应携手将AI、物联网、5G乃至未来的6G骨干网络连接起来,打造更具性价比、更安全高效的网络,为数据的高效分析与流转奠定坚实基础。政府层面,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营造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让民营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投入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时代的浪潮推动着民营经济在数字经济的航道上奋力远航。在政策的有力护航、技术的持续赋能以及各方共同构建的良好生态环境下,民营企业一定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勇当先锋、拼搏在前,以数字经济为强大引擎,书写更加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