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30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勇担当善作为,奋力开创新未来 |
——青海省工商联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 |
作者:
■本报记者海楠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32 |
|
|
|
|
|
|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 今年上半年,青海省经济总值同比增长4%,"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展现出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特征。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民营经济的贡献和支撑、也离不开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付出和拼搏。 "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十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青海省工商联主席李青称。青海省工商联自觉将工商联事业和推动企业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政治引领"聚人气" 团结奋斗的氛围更加浓厚 青海省工商联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为各项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在会机关和所属商会同步开展学习教育,学习研讨有深度、查摆问题有力度、集中整治有精度、开门教育有广度,明晰政商交往的边界和底线、廉洁从政的原则和红线,同向发力助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 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联合青海理工学院、"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等举办专题培训4期,商会负责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等200余人次参训,取得显著成效。发挥大讲堂品牌作用,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绿色算力、数字经济、文化赋能企业发展等专题授课、互动交流,以网络直播扩大覆盖面,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更加稳固。 宣传引导和典型引领走深走实。以深入学习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为重点,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政策宣讲渠道和形式更加丰富,企业家对政策知晓率和参与感持续提升。注重典型引领,建立工商联微信视频号和全省微信矩阵,多层次展现民营企业家风采,协助省委统战部推荐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候选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经济服务"厚底气" 助推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牢牢坚持"两个健康"主题,真心实意支持民企做强做优,建好"民营经济人士之家"。 "优"字有为深化经济服务。健全完善民营经济形势研判机制,围绕光伏制造、绿色能源等梳理形成专项研判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提高政企合作效能,协助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企业家座谈会,开展规上民企调研,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一起益企""百场万企"等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助力企业把握政策红利,提升了服务精准性。提高金融服务效能,联合省财政厅等部门优化财政金融联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与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推动民营经济融资对接,携手工商银行推进优质民企融资支持,与邮储银行开展民营经济"五力赋能"专项行动,持续巩固"资金池"品牌效应,金融服务民企的质效稳步提升。 "联"字当头强化招商引资。落实"新春第一会"任务,省工商联招商引资工作突出以商招商、商会招商、联动招商,举办商会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打造招商"前沿阵地",班子成员带队先后赴成都、深圳、福州、杭州等地招商推介,签订意向投资协议24个、33亿余元。强化对外联络,组织民企参与全省党政代表团赴天津考察、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西洽会"等经贸活动,邀请多家民企500强、异地青海商会、澳门工商侨界代表参加青洽会,协助举办"对话青海民营经济"活动,实现"请进来"服务提升,"多领域"搭建桥梁。 "效"字引路筑牢法律基石。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重点强化法治宣传,分批次组织企业家参加法治素养培训、商会调解交流,联合省委政法委出台执法司法相关负面清单,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引导民企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强商会调解组织建设。 调查研究"接地气" 参政议政的成果更加显著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拓展调研宽度和广度。 着重在辅助决策方面赋能助力。坚持以调研服务决策,聚焦商会招商、高原康养等领域确定12个课题,深入商会、企业一线实地调研,发挥民企"线上"调查优势,结合数据找规律,多元视角摸透情况,形成操作性、参考性强的对策建议和调研文稿30余篇,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的多条建议被有关职能部门采纳,为议事决策提供参考。 着重在参政议政方面建言发声。注重在深入商会、企业过程中广泛收集意见、及时提炼归纳、随时交流借鉴,推动服务中心下移、骨干力量下沉、问政触角下延,实现建言献策成果反映民意、汇集民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上半年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4件,向省政协提交团体提案12件、大会发言5篇、社情民意信息8篇,相关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有关调研成果得到省领导批示,推动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社会责任"扬正气" 履职奉献的担当更加殷实 坚持立责于企,履责于行,民企履行社会责任呈现"机制灵活、反应迅速、勇于担当"的特征。 推动"百企兴百村"行动提质增效。梳理"百企兴百村"行动台账数据,形成《全省"百企兴百村"行动面临"四难"》专题报告。上半年新增23家民企结对帮扶54个行政村,投入资金3619.6万元,公益捐赠11.7万元,吸纳就业530余人,消费帮扶金额6233.9万元。 助力服务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百城千校万企"等促就业行动持续推动稳岗就业,与人社、教育、团委等部门合作举办3场专场招聘会,共有1175家民企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5万个,签订就业意向岗位3860个,合力促进民企稳就业保就业。 推动新时代光彩事业提质扩面。协助省委统战部完成省光彩会换届,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光彩事业,开展"光彩事业具乎扎行""光彩事业国土绿化·扩绿兴绿护绿"等活动。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号召,持续推进"美团乡村儿童操场"公益项目,全省有13所幼儿园完成操场铺设。协调中国光彩会与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达成先心病儿童救助协议,各商协会、民企为西藏定日县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近150万元,彰显民企社会价值。 深化改革"有胆气" 守正创新的质效更加鲜明 以改革精神将政策所引、民企所盼、社会所需、工商联所能有机结合,优化服务体系,深化自身改革。 工商联组织建设更加完善。按照全国工商联"健全四项机制、深化三项改革"目标任务,推进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创新,结合实际确定19项重点改革任务。探索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建设青海经验,注重培育发展新型商会,上半年指导成立省级异地商会3家,各市州成立市场、街道、产业等新型商会8家,工商联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服务覆盖持续扩大。 商会党建工作更具活力。坚持党建促会建,与所属商会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持续推进商会党组织三年提升行动,指导新成立的商会同步成立党支部,按照"一会一品"原则,在商会探索打造"红色引领·昆仑青商"党建品牌,把广大青商扎根高原形成的昆仑文化"精神海拔"转化为党建工作"实践高度"的创新实践,以"两个覆盖"的质效激活民营经济领域党建新动能。 队伍建设更为坚实。优化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结构,调整省工商联执委11名,按照"三强一好"标准完成6家商会会长和8家商会党支部书记的综合考察,面向商会会长、秘书长等"关键少数"开展针对性培训,对履职不力的商会负责人及时谈话提醒。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青海省工商联将继续强化"政治引领"的根本属性,增强民营经济人士的凝聚力、向心力;践行"稳中求进"的服务理念,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提质、再增效;扛起"共同富裕"的使命担当,持续为服务保障民生作贡献、作表率;秉持"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勇担当、善作为。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的征程。"青海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姜军表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