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28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从“合规底线”到“发展引擎” |
|
|
|
|
|
|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联以思想教育引领为先导、以清廉合规改革为支撑、以亲清政商关系为纽带,推动民营企业实现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创廉"的深刻转型,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 强化制度建设 筑牢清廉建设根基 宜昌市工商联印发《清廉民企建设工作指引》《清廉民企建设实施意见》《法治民企建设倡议书》,让清廉合规建设有章可循。定期开展互学观摩、现场推进活动,形成"典型引路、整体提升"良好格局。西陵区工商联打造"一企一策"合规模板,长阳县工商联建立"清廉积分制"等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 宜昌经验在全省清廉民企建设推进会上作交流。 强化思想政治引廉,指导商会党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专题辅导报告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筑牢党员廉洁思想防线。将清廉建设纳入商会党建述职评议内容,推动“党建促清廉、清廉强党建”深度融合。猇亭区工商联联合多部门将清廉合规建设深度植入园区发展,启动产业园区党建共建项目,打造“红色工业园区”。 宜昌市工商联把清廉教育纳入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举办全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5次、楚商大讲堂10期。讲好清廉故事,推动民营企业将廉洁理念内化为发展动力。打造“一企一品”清廉文化,秭归华维物流“廉通万家”、屈姑食品“橙心恋廉”、湖北益通“通廉共筑”、特锐德电气“德廉同行”等品牌各具特色,清廉理念可感可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清廉民企建设动态信息、工作成效,营造了浓厚的清廉氛围。 构筑合规体系 提升依法治企效能 宜昌市工商联制定《宜昌市清廉民企建设评价标准2.0版》,引导企业将清廉要求嵌入经营全流程。奥美医疗设立纪检监察组,建立巡察制度,排查廉洁风险点131个。昌耀电业、清江电气推行“合同会审制”,促进产值、税收、利润三增收。湖北广盛建设集团探索特色内部治理体制,源头化解廉洁风险经验在全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与内控机制建设调研座谈会上作推介。 印发《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指引》《清廉民企建设警示教育案例选编》等500余册实务手册。中南鹏力制定《岗位廉洁责任白皮书》,设立“清廉创新奖”,针对性化解海洋探测行业项目周期长、技术投入大、资金流动频繁廉洁风险。组织旁听法院庭审、学习违纪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宜昌监狱和屈原廉政教育基地,让企业亲身感受违法违纪严重后果,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鑫鼎集团将清廉建设与“党员先锋岗”创建结合,营造“廉洁高效”经营环境。 行业助廉,扩大覆盖促发展。制订出台《清廉商会建设实施意见》,依托商会推动清廉民企创建以“点”扩“面”。市医药健康行业商会制定自律公约,签订《廉洁从业自律承诺书》,探索实施会员信用自律惩戒。远安分行业推进清廉民企建设,针对矿山企业腐败案例易发问题,加强行业监管和廉洁教育。延伸产业链合规服务,编制《宜昌市产业链法律服务指引(清单)》,覆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2条重点产业链,助力产业集群廉洁合规发展。 构建亲清关系 优化民营经济生态 聚焦“亲而有度”,厘清界限促规范。宜昌市工商联制定《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意见》《“亲”“清”公约》,建立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服务清单”,让政商交往有章可循、有度可守。完善领导班子包联企业制度,开展“五访五通”纾困行动,既做到“亲不逾矩”主动服务,又坚持“清不远疏”坚守底线,构建健康互动的政商生态。 聚焦“清而有为”,畅通渠道促沟通。建立健全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市级领导联系商会等多层次政商沟通机制,33名市级领导联系60家商会。搭建“宜商连心亲清茶叙”平台,举办10期“亲清茶叙”活动,推动解决土地供应、人才引进等实际问题25个。定期举办“会长之家”“税企面对面”等活动。2024年以来,召开17场政企恳谈会,有效解决172位企业家提出的383项诉求,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加强数字化政企互动,“联企e站”线上平台累计受理企业诉求226件,线下协同化解个案300余件,其中39起典型案例被宣传推介,实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聚焦“严而有方”,亲清护企促发展。融合推进清廉民企与法治民企建设,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持续开展“法润民企”活动,定期举办企业家学法沙龙、宣讲民营经济促进法。编印《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指引》,打造“律企同心”普法品牌,制作短视频63期,累计播放量超100万次。开展“六个一”公益性法治体检255次,出具风险防控报告389份,帮助企业排查法律风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依法经营水平。 试点改革创新 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宜昌市工商联获批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民营企业清廉合规建设改革试点,制定《宜昌市开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民营企业清廉合规建设改革事项实施方案》,立足“四个一”实践(试点协同“一盘棋”、扩面引领“一张网”、标准建设“一条链”、服务供需“一揽子”),引导企业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源头防范、治理腐败机制。相关经验代表湖北在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清廉合规建设与现代治理推进会上作交流,8家企业案例获全国工商联推介。 聚焦“行而有效”,优化环境促共赢。举办2025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暨第二届宜昌楚商大会,280位专家学者、商协会代表、民营企业家齐聚宜昌,共话发展,全市26个重点招商项目现场签约,协议总投资达316.35亿元。开展“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广泛收集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发布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考,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良好氛围。2023年宜昌跃居全联万家民企营商环境评价地级市第四位,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从制度创新到文化浸润,从企业自治到行业共治,宜昌市将廉洁基因注入企业治理、产业发展、政商互动、营商环境全过程,实现从“要我清廉”到“我要清廉”深刻转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2%。民营企业纳税256.7亿元,占全市61.3%。清廉民企建设形成的“宜昌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吸引了外地企业来宜投资。邦普、骋风而来、万华、多氟多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宜昌。2024年宜昌GDP达6191亿元,成为中部非省会城市经济总量第一,彰显清廉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强劲驱动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