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24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重庆万州区构建机制深化政企沟通 |
|
作者:
■周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85 |
|
|
|
|
|
|
2025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聚焦企业堵点、痛点、难点,构建多层次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不断强化举措、提升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服务企业 万州区委、区政府印发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方案,其中一项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专项行动,搭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的体系构架。建立健全政企“面对面”恳谈会、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服务企业机制等制度,主动倾听企业发展建议、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同时,万州区常态化运行企业诉求“直通车”机制,实现企业问题诉求直报快响、闭环解决。对恳谈会、接待日、服务企业等活动中收集的企业诉求,建立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办理时限,全程跟踪督办。畅通损害营商环境问题投诉举报渠道,推动企业诉求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解决。 万州区建立健全经营主体评价营商环境制度、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机制,邀请企业对全区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帮助行业部门提升政策制定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 构建多层次常态化沟通机制 万州区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开展“百名青干进民企”行动,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对100家成长型民营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累计走访联系企业2900余次,收集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诉求293件,解决企业诉求219件,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贷款近8000余万元。 为构建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联系沟通机制,万州区围绕综合服务、能源服务、市场监管服务、税收服务、司法服务等设立服务专员,进行台账化管理,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今年以来,累计走访调研民营企业3745家次,化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620余件。 万州区开展区级领导联系规上工业企业“六问”帮扶。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800余家次,化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67余件。同时,深入开展“万般难,周(州)全解”专项行动,按照“三级体系”联系服务企业。今年以来,走访服务企业2300余家次,累计化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60余件。 此外,万州区建立统战系统与民营企业联系沟通机制。由区委统战部牵头,开展万州区统一战线“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定期联系民营经济人士,切实帮助困难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代表人士200余人次、商(协)会20余家,收集解决营商环境、教育培训等方面问题167件。 万州区工商联牵头开展联系服务商会和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工作,分片区联系服务执常委企业、直属商会和基层商会,围绕政策落实、企业便利化、要素保障、金融服务等9个方面开展营商环境监测,全方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走访活动76次,走访企业138家,形成营商环境监测工作信息2期。 通过线下线上方式,万州区工商联广泛收集民营企业困难问题。每月10日,区领导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等方式,开展公开接待日活动,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家同区领导面对面沟通交流渠道,健全常态化、制度化政企“直通车”交流对话平台。 服务效能更优化 通过落实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万州区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以来,万州区级层面共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3次,协调解决企业经营问题34件,向政府部门反馈意见建议10条,为民营企业及时纾困解忧。 助企稳企更加有力。万州区工商联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2次,线上发布金融产品信息20余条,联合召开政银企融资对接会议,40余家企业参加,授信融资2.8亿元。区工商联落实民营企业困难问题交办、民营经济人士接待日等制度,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20件。落实公检法司“法治会客厅”机制,召开推进会2次,共处理涉企法律问题36件次、帮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5件次、形成法治体检报告18份。 服务民企效能更加优化。万州区为企业量身打造更为精细、高效的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精准靠前+主动上门”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人才引进、用地用能、投融资、技术研发等方面难题,精准解读有关稳企、援企、惠企政策措施,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升级,企业办事体验更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软实力全面提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