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22
2025-07-2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湖南武冈:以商会为支点,将民营经济活力注入广袤田野

作者: ■章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29

    日前,湖南省新任市县工商联负责人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举行。在此次培训班上,湖南省武冈市工商联“全面发挥商会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经验被广泛推广。
    从昔日零散的企业家个体到如今覆盖全市18个乡镇(街道)的商会网络,武冈市以商会为支点,撬动资金、技术、人才回归乡土,将民营经济的澎湃活力精准注入广袤田野,织就了一幅商会与乡村共生共荣的图景。
    党建引领锻造商会“主心骨”
    近年来,武冈市深谙商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为此,武冈市委、市政府将“一乡一商会”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成立由14个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构建起市、乡、村三级书记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通过党建带会建,实现共建共享,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商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武冈市18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一肩挑”担任商会党支部书记,村支书化身商会联络员,既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商会落地生根,又恪守“引导不主导、参与不干预、监督不包揽”原则,将商会工作纳入乡镇党委重要议程与年度考核,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后盾与清晰边界。
    各商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组织会员走进武冈国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熔炉,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同时,紧扣“两个健康”主题,强化同心思想政治引领。通过选树先进典型、优先推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村干部等举措,提升了会员的价值感、荣誉感与责任感。同时,武冈市将党外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新”联“心”与“会”帮“会”等活动蓬勃开展,商会的统战功能和政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凝聚民营经济力量服务乡村的坚强堡垒。这套严密的组织体系,成为驱动商会高效运转的“红色引擎”。
    规范管理激发商会“源动力”
    武冈市将促进“两个健康”作为关键,通过系统化、精准化的制度设计与资源投入,为商会注入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能。
    出台《“一乡一商会”工作方案》《乡镇(街道)商会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商会思想建设、组织架构、内部管理、活动规范等全方位立规明矩。严把会员入口关,聚焦“政治素质高、热心家乡建设、有实力影响力”标准,全市商会共吸纳会员企业365家、个人会员1876名,选举理事256名。创新聘任32名知名企业家为名誉会长、50名退休老领导担任顾问,为商会提供高端智力支持与政策导航,构建起层次丰富、优势互补的组织生态。
    激励政策成为催化剂。武冈市按照乡镇每年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并设立招商引资贡献奖、小康建设成就奖、乡村振兴领航奖、优秀会员奖四大奖项。这种“以绩定奖”的鲜明导向,有效撬动会员在引资创业、兴办实体、带富乡亲上的积极性,形成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同时,武冈市将民营经济人才与致富带头人培育视为长远大计,纳入全市人才规划。设立高达1000万元/年的人才发展基金,整合多部门资源,携手湖南农大及省内外培训基地,建成18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武冈市还通过《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细则》精准施策,培育922名商会会员成为带富“领头雁”,其示范效应不断外溢。
    多维服务彰显商会“实干力”
    2024年,武冈市稠树塘镇商会党支部积极参与“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主动联系镇域在外企业家,全年共协助稠树塘镇完成金华农业产业园、甘田垃圾发电项目配套炉渣厂、三溢恒玩具厂招商引资项目3个,总投资超2亿元。
    这是武冈市乡镇商会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商会建设的生命力在于深度融入并有力推动乡村发展实践。武冈市“商会+N”服务模式的创新构建,将商会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
    武冈市各乡镇商会成为联结资本与乡土产业的纽带。武冈市围绕铜鹅、药材、生猪、温氏养鸡等6大特色产业,精选项目,在全市299个行政村实施“一村一扶贫龙头一帮扶群体”“一村一产业扶持基金”计划,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105名商会会员化身创业导师,为致富带头人和扶贫产业提供全周期跟踪服务与指导,保障产业健康高效发展,将产业链深深扎根于沃土之中。
    数据表明,目前,全市18个乡镇商会与12个异地武冈商会高效联动,“外引内育”成效卓著。288家由商会会员建设的就业帮扶车间遍布乡村,提供岗位超10060个,吸纳脱贫劳动力2858人。武冈市还支持会员企业扩产强链拓销,打造32家龙头企业群体。投资4.6亿元的温氏养鸡扶贫产业园体系,年出笼肉鸡超1100万羽,带动年增收20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老百姓期盼的“车间进村、岗位入户、收入增厚”的场景。
    特别是近年来,武冈市发起“商会+招商引资”战略取得了效果。各乡镇商会打好“乡情牌”,依托“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及“天下武商一家亲”平台,18支乡镇招商小分队足迹遍布上海、深圳、东莞等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份,吸引382名“武商”携资返乡,打造了4个亿元级产业项目。中国工程院刘少军院士工作室引领的武冈市玉屏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及配套的稻鱼种养示范区,正是“人才回归、资本回流、项目落地”的典范,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焕发新生,乡村振兴画卷走进现实。
    武冈市把引导民营经济力量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工作重要一环。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各会员捐资捐物达5000万元。同时,有8个乡镇商会募集700万元设立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专注教育助学、敬老扶困。特别是近年来,各商会化身社会“润滑剂”,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协助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为乡村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展现了新时代商会的社会温度与担当。
    武冈市“一乡一商会”的实践,超越了简单的经济组织范畴,在乡镇商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它通过制度化的架构、精准化的赋能与多元化的服务,将分散的民营经济力量整合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强会、制度兴会、服务立会”的特色之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