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17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亨通集团:构筑人才“强磁场”,集聚发展源动力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洁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64 |
|
|
|
|
|
|
日前,在苏州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系列活动上,亨通海洋光纤通信系统成功入选“2025苏州十大产业科技成果”。亨通集团30多年来始终将人才视作企业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战略,构建形成“引育用留”人才方针,让各类人才各尽其用、竞相绽放。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源泉。”亨通集团总裁崔巍表示,企业三十多年来引进培育一批批国家级创新人才、技能大师、特级技师、省双创人才,构筑人才“强磁场”,集聚发展源动力。 苏州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引育和科技创新工作,自2020年起将每年的7月10日确定为“苏州科学家日”,连续多年开展国际精英创业周系列活动,多措并举创建“人才友好型城市”,为亨通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亨通集团将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一批批科创人才不断开拓创造、与时俱进,在关键技术攻关及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等创新工作中前赴后继,引领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不断迈进。 从招录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研究生,到请来第一个总工程师、第一个首席专家……亨通持续引进专业人才、高端人才、领军人才、海外人才,助力产业持续向新发展。2023年,亨通集团面向全球启动“十百千万”人才工程,聚焦新兴产业关键技术、世界科技前沿等,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中心和科研创新中心。 亨通集团积极构建人才培育体系,通过创办亨通管理学院与工匠学院,打造覆盖全员的培养格局。目前已培育认证讲师800余名,建立起包含1500余门课程的培训体系,每年围绕经营国际化、技能工匠培养、经营管理、基层班组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培训,并持续完善“五大赛事”机制,以赛促训提升员工综合技能。 同时,亨通集团深化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推动双向挂职、工学交替,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等称号。 在人才发展机制上,亨通集团科学建立“H型”职业发展通道,推行“揭榜挂帅”制度,数百名“工匠级”人才在技术革新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信息通信、电力能源、新材料、海洋通信与能源等领域不断突破技术垄断、填补行业空白。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持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先后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单项冠军等荣誉,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500余项,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600余项。 为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目标,亨通集团不断健全技能梯度培养与职级评价体系,深化人才人事改革,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空间。集团设立管理创新奖、技术创新奖、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实施短中长期“三位一体”激励政策,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营造浓厚创新氛围。作为江苏省首批拥有正高级职称评审权、特级技师评审权的民营企业,亨通已有近300人凭能力贡献获得正高、副高级职称认证,国家及省市区级劳模、技能工匠等人才辈出,在各条战线展现作为、贡献力量。 “未来,亨通集团将持续加码人才投入、深耕产业发展,让各类人才在这片热土上播撒智慧、成就理想,为苏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贡献力量,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再攀高峰、再建新功。”崔巍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