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15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从“营商”到“赢商”的莲城答卷 |
——湖南湘潭多维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 |
作者:
■章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300 |
|
|
|
|
|
|
在经济发展的壮阔版图中,湘潭市民营经济正以昂扬之姿奋力崛起,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湘潭市紧握时代脉搏,深耕发展土壤,凭借红色基因铸魂、政策精准赋能、平台高效供给,促使民营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万马奔腾气势宏"的繁荣景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年,湘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96.8亿元,同比增长6.1%,贡献全市60%以上税收、70%左右GDP,就业岗位、技术创新成果、经营主体占比均超90%。同时,湘潭市连续4年稳居湖南省营商环境指标评价第一方阵,多次获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营商环境的优化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红色基因铸魂 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湘潭,这片浸润着深厚红色文化的土地,将红色基因融入民营经济发展血脉,为民营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湘潭将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建设为湖南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形成了"心向韶山""韶山下的思政课"等10个活动品牌,以及《毛泽东战略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毛泽东思想商战智慧应用》等28个特色课程,累计举办民营经济人士培训班30余期。整合湘潭市红色资源,将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东山书院、陈赓故居、宽裕粮行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串联,打造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专题路线,组织50批次2000余人参观学习。 同时,全力打造"映山红"商(协)会党建主品牌,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各商(协)会支部依据行业特性与自身优势,创建"映山红·浙商联心桥""映山红·同心同德""映山红·根植莲城""映山红·活力青商爱我湘潭"等特色子品牌,构建"1+N"党建矩阵,形成了"主品牌(市工商联)+子品牌(商协会)"的党建模式。这一创新模式实现了"一支部一特色",有效破解了商(协)会党组织"散、弱、虚"难题,党组织覆盖率大幅提升至100%。 如今,"主品牌+子品牌"的党建品牌体系,产生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湘潭市浙江商会党支部创新采用"党建+产业链"模式,有力推动会员企业与本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促成3家浙商企业落户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市青年企业家商会积极创新"活力青商"子品牌,组织会员踊跃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完成97个村的结对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启明星"工程领航 照亮产业升级之路 面对代际传承与转型升级,湘潭市实施"启明星"工程,为青年企业家成长和产业发展搭建广阔平台。80后企业家杨杰创办的桑尼森迪公司,借助"启明星"工程与湘潭大学3D打印实验室成功对接,研发的动漫衍生品在国内食玩市场占据35%的份额,2024年出口额突破8000万元,成为"启明星"工程助力企业发展的范例。 "启明星"工程由湘潭市委统战部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等多部门协同推进,构建起"选拔-培育-实践"全周期培养链。通过建立优秀年轻民营企业家人才库,精心遴选36名重点学员纳入干部人才规划,并设立专项经费给予保障,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实现精准识别与跟踪培养。同时,采用"红色研学+产业实训"双轨制,组织学员前往韶山、长沙、井冈山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组织学习赴温州、深圳等地研学交流,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此外,湘潭市还组建了由本地企业家、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高校专家学者组成的"启明星"导师团队,积极开展"新老企业家共学""暑期谈心"等活动,加强对青年企业家的结对指导,促进代际交流与共识。 这种机制不仅激发了青年企业家的创新潜能,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动能。蓝思科技、湖南裕能等龙头企业创始人担任导师后,促成17项技术合作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 自"启明星"工程实施以来,学员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年均营收增长18%,纳税额增幅超12%。8家企业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72人进入市县工商联执委会班子,成为湘潭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希望之星"。 营商环境提质 实现从"营"到"赢"转变 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2025年2月,湘潭市启动服务民营企业"亲商管家"品牌,标志着营商服务全面升级。该品牌由"亲商热线""亲商管家"服务平台和"亲商面对面"民营企业之家三部分构成,实现企业诉求线上线下"一口归集""一呼即应",为企业提供高效、贴心的服务。 近年来,湘潭市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可获得、更加安全"的区域领先、现代一流营商环境,精心擦亮"湘潭服务相当专业"营商服务品牌,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实现从"营商"到"赢商"的华丽转变。 "从提交申请到拿到环评审批报告表,我们只跑了一次。"湘潭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亲商管家"的协助下,快速拿到公司环评报告,公司负责人对这一高效办事流程赞不绝口。 "亲商管家"服务平台功能强大,集成营商诉求在线办理、营商政策展示、企业满意度调查、政企交流活动报名、涉企检查公开等多项功能,企业家通过"亲商在线"小程序即可便捷使用。 服务平台自建立以来,累计办理3000余件企业诉求事项,成功推动解决一批行政审批、执法检查、账款拖欠等涉企难题,满意率达99%,为民营企业"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筑牢坚实基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潭商凝心聚力 达成"桥"到"擎"跃升 湘潭市以乡情为纽带,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潭商联络服务体系,推动商(协)会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目前,全市建立了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及部门联系民营企业家和商(协)会制度,党政领导与企业家真诚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创新开展"一封家书寄乡情"活动,通过媒体平台向全球潭商发布慰问信,展示家乡发展成就,传递家乡温暖与关怀。 同时,湘潭市还搭建了"线上+线下"常态化沟通渠道,线上利用微信群、电子贺信及时传达政策信息,线下通过登门拜访、举办茶话会、餐叙会等形式倾听企业诉求。 2024年,湘潭市工商联指导成立3家异地湘潭商会,湘潭市异地商会总数达到18家,不断拓展潭商联络网络。 为引导商(协)会深度参与地方发展,湘潭市出台《商协会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助力招商引资、'三改一扩'、财源建设、就业富民、乡村振兴、社会公益"六大任务为主题,构建"引导+激励"双轮驱动机制,将商(协)会工作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对表现突出的商(协)会及会长予以奖励。 政策实施后,全市各商(协)会积极响应,累计提供招商信息300条,成功招引项目44个,总投资103.24亿元。鼓励和引导会员企业开展技改提质、数改赋能、"绿改"转型,投入项目132个,投入资金68.17亿元,涵盖新能源汽配、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成为湘潭产业升级的"招商轻骑兵"。 同时,湘潭以"潭商大会"为平台,充分发挥商(协)会和异地湘潭商会的资源、人脉和渠道优势,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链、电机电控电传动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等12大产业链,大力推动形成"以商招商、以链招商"新格局。 吉利汽车湘潭基地在浙江商会牵线下,成功引入6家核心供应商,本地配套率提升至40%,有力推动了产业本地化发展。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潭商大会,累计签约项目224个,总投资达1038.08亿元,为湘潭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红色铸魂"到"生态赋能",湘潭市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充分彰显了"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一理念。随着湘江科学城、湘潭大学城建设加速推进,这座"智造莲城"必将培育出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湘潭答卷",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奋勇前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