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7-11
2025-07-1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商会:

创新构建商事解纷生态体系

作者: ■沈星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27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商会协同扬名法庭开展紧密合作,创新构建“商会调解+司法确认”多元解纷机制。
    据了解,2024年以来,扬名法庭向街道商会移送商事纠纷案件21起,其中成功调解9件,调解成功率超40%,涉案金额200万元。有效实现“小事不出企、矛盾不成讼”的目标,有效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保障。
    搭建商事解纷“快速通道”
    针对企业纠纷专业性强、诉讼周期长的痛点,商会与扬名法庭共同设立“商事纠纷调解室”,成立“商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聘请“商事纠纷调解员”。
    依托丰富的行业资源,整合企业会员代表、行业法律专家等力量,构建起“专业指导+行业调解+法律文书确认”的全链条服务机制。
    在法庭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研判的支持下,精准把握纠纷关键,高效推动调解进程。达成调解协议后,借助法庭出具的强制执行法律文书,为调解结果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例如,辖区某塑料有限公司与苏州某科技公司因货款问题产生纠纷,僵持数月,经商事纠纷调解委员会介入后,组织双方厘清账目并制定出分期还款方案,仅用5天便促成双方和解,避免企业陷入诉讼“拉锯战”。
    联席调解实现“案结事了”
    建立街道干部联系商会制度,与商会调解专员开展定期联合走访,运用“纠纷排查清单+风险预警指数”动态监测企业运营中的合同履约、劳动用工、股权分配等高频风险点,形成“排查-评估-干预”全周期管理闭环。
    创新推行“熟人茶桌调解”“即时车间议事”等柔性解纷模式,对排查出的简易纠纷实现24小时内现场调处。
    复杂事项通过“商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启动多部门联席调解,推动涉企矛盾在诉前实质性化解,大幅降低企业的维权成本,时间成本较诉讼程序平均缩短90%,超90%的调解协议实现自动履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为企业持续合作奠定基础。
    打造行业自治“示范样板”
    商会与扬名法庭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模式,以组织共建为抓手,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
    围绕企业纠纷调解难点、热点问题共商对策,将党组织的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司法服务与行业自治的深度融合与有机衔接,为多元解纷机制筑牢组织根基。
    借助智慧赋能,开通“线上调解室”,借助数字化实现跨地域商事主体云端调解,突破传统纠纷化解时空限制。
    商会组织编印《企业常见法律风险指南》,通过推行“诊疗式”服务,以企业法律体检、风险防控白皮书、典型案例巡回展等形式,将普法工作前置,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梁溪区扬名街道商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商会将进一步推动与梁溪区人民法院扬名法庭的合作,着力构建更具前瞻性的商事解纷生态体系,将调解半径拓展至知识产权保护、股权结构争议、数据合规治理、跨境贸易纠纷等新兴领域,为辖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