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7-11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洪商精英班”锻造新时代民企生力军 |
南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梯次培养 |
作者:
■本报记者成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26 |
|
|
|
|
|
|
"这些天,我一边听课一边对照自家工厂的情况,反复琢磨。"在江西省南昌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洪商精英"第一期培训班课堂上,江西省越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远在课堂交流中说道。 "作为已经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电线电缆企业,我既自豪又焦虑。自豪的是父辈打下的技术底子得到了认可,焦虑的是现在行业竞争越来越像'高手过招',光靠原来的'三板斧'肯定走不远。"作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李志远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过去总觉得参加标准制定是行业大企业的事,我们小厂跟着执行就行。这次老师点醒了我:谁定规则,谁就有主动权。"这次培训,不仅为李志远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为他指明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现在有几个独家专利,接下来准备打包成'标准必要专利组合',特别是针对电动汽车快充电缆方面技术,也想联系下游车企一起搞测试认证。"李志远说,要把技术优势变成话语权。 从拿到国家级专精特新认证的自豪,到面对全球化竞争的焦虑,再到培训后锚定"从做产品到定规则"的蜕变,李志远的故事正是这个培训班锻造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一个微观缩影。 "这次培训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基石的青年企业家发展新思路,让我们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江西采青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淦菲菲感慨道。 这也是南昌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洪商精英"第一期培训班学员的共同心声。 "要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学习意愿,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2024年4月,南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按照这三个条件,在全市范围内层层推荐、优中选优,从128名推荐人选中筛选出51名学员,组成第一期洪商精英培训班。 据了解,这些学员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材料等南昌市"8810"主导产业。他们平均年龄37岁,其中企业接班人34人、创一代17人,中共党员15人、其他党派8人,上市公司接班人5名、2人来自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这些学员都是南昌民营经济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遴选,把真正有潜力、有担当的年轻人聚集起来,为他们提供成长平台与机遇。"南昌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熊志刚如是说。 在南昌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的精心组织下,去年6月17日,第一期洪商精英培训班在南昌市委党校正式开班。这场为期两年的培训,通过红色教育、政策解读、标杆研学、薪火传承四大模块,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搭建思想淬炼与能力提升的成长平台,教育引导南昌市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的典范。 "今年启动南昌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是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提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两个健康'和代际传承的现实需要,是凝聚统战力量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很有必要、很有意义、正当其时。"南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饶绍清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以此次培训为开端,学理论、学业务、学管理、学经验、学法律,努力成为政治方向明、发展本领强、精神境界高的新时代洪商精英典范"。 培训班将"思想淬炼"置于首位,精心设计红色研学路线: 赴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走访茨坪革命旧址群、三湾改编纪念馆和神山村,感悟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在井冈山干部学院接受井冈山精神教育,深刻领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内核; 赴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通过沉浸式微党课领悟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赴小平小道感悟改革启航,参观陈列馆中泛黄的手稿、俭朴的生活用品、斑驳的生产工具,深刻感受邓小平同志在困境中的信念坚守、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未来发展的执着探索; …… "这是一次铸魂赋能的'思想升华之旅',让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江西龙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秀平的感慨,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心声。 从本土标杆到世界一流,培训班搭建起"移动课堂": 走进海力控股、恒大高新、济民可信、南昌矿机等本土标杆企业,探讨传统产业如何平衡守正与创新的逻辑关系,从车间观摩到管理研讨,探索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对标吉利、传化等世界一流企业,学习企业全球化布局理念,感悟"党建引领和谐劳动关系"的管理智慧,体验企业管理创新与产业生态重构和谐共存,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模型; 探访华为、腾讯等科技领军企业,体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解码数字化转型战略,学习"党建为魂、产业报国"的创新发展经验,为传统企业注入数字时代破局跃升的强引擎; ……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标这些标杆企业的实践,致邦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江红说,"我们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红色教育和标杆研学,培训班还设置了政策解读、经济形势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等课程,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提供全方位的能力提升。 "企业发展必须与国家安全、社会进步、民族复兴这样的使命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把握发展机遇,勇立时代潮头。"南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熊冬燕介绍,培训班特邀权威专家、会议亲历者、全国两会代表等,开展"定制化"解读,将国家政策转化为企业"路线图"。 学员们在中央社院系统研习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会上捕捉"产业升级"信号,在"资本突围与产业升级"沙龙中破解"关税战下的商业模式调整"难题。 "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将理论思考与企业实践相对照,在智慧农业系统研发、市场布局和产业链重构等层面形成了新的突破思路,切实体会到新发展理念对企业战略转型的指导价值。"课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给了江西达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雷灵感。 他将该理论转化为管理实践,重构了"双轮驱动"研发体系,即基础研究部专注传感器、算法平台等底层技术开发,应用创新部聚焦场景化解决方案。这种架构使研发周期缩短40%,产品迭代速度提升3倍。 这种创新转化,正是洪商精英班"学用结合"的生动注脚。 精神传承是培训班的核心命题。泰豪集团董事长黄代放、方大集团熊建明、晶能光电创始人王敏等老一辈企业家的"传帮带"课堂,用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诠释着坚守主业、创新求变的精神内核。 这种传承化作双向奔赴的责任担当-- 江西兵哥送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堃源以赤子之心助力退役军人转型,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并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江华设立南昌洪达江华助学基金,至今已发放600余万元,今年又为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捐款捐物50余万元; 学员们全年参与"万企兴万村""光彩事业"等公益项目20余次,自发认购塘南镇西河村10亩智慧农业试验田…… 培训班宛如一颗火种,点燃了南昌市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心中的理想与信念,洪商精神在赣鄱大地薪火相传。随着学员从51人扩容至67人,"洪商"火炬正照亮更多年轻面孔。 "下一步,南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将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落实好《'洪商传承'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制度》,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梯次培养,教育引导全市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持续为南昌高质量发展培育生力军,助力洪商精神在赣鄱大地上绽放新光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昌篇章贡献民营经济力量。"饶绍清说。
|
|
|
|
|
|
|